CORC

浏览/检索结果: 共9条,第1-9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从两种促智药的研究结果看学习记忆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会议论文
第十五届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 张家口, 2012-07-20
作者:  张均田;  胡金凤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20/01/13
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型和特点及对促智药研究的基本要求 期刊论文
2012, 卷号: 31, 期号: 10, 页码: 1249-1252
作者:  张均田;  胡金凤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20/01/13
4-取代左乙拉西坦衍生物的合成 学位论文
2008
作者:  唐功昆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19/12/05
1. 大鼠海马-前额叶回路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2. 芬克罗酮改善恒河猴空间工作记忆的谷氨酸机制 学位论文
博士,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作者:  王功伍
收藏  |  浏览/下载:19/0  |  提交时间:2010/10/15
衰老及促智药影响神经细胞膜流动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动物学研究, 2005, 卷号: 26, 期号: 2, 页码: 220 - 224
作者:  李亚;  王建军;  蔡景霞[*]
收藏  |  浏览/下载:12/0  |  提交时间:2010/08/10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胆碱能药物研究 期刊论文
2001, 卷号: 28, 期号: [db:dc_citation_issue], 页码: 201
作者:  陈子晟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19/12/03
奥拉西坦胶囊 期刊论文
中国新药杂志, 1999, 卷号: 第8卷, 页码: 703
作者:  尹建奇;  齐新英;  申东民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19/03/26
3种促智药:石杉碱甲、茴拉西坦和吡乙酰胺的诱变作用和诱变协同作用 期刊论文
新药与临床, 1990, 期号: 02, 页码: 65-68
作者:  屠曾宏;  王美瑛
收藏  |  浏览/下载:6/0  |  提交时间:2019/01/08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