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的促进和抑制效应
岳源1; 张清芳1
刊名心理学报
2015
期号3页码:319-328
关键词口语产生 音段 音节 延迟命名 合适单元假设
ISSN号0439-755X
其他题名Syllable and Segments Effects in Mandarin Chinese Spoken Word Production
中文摘要采用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 通过比较即时命名、延迟命名以及延迟命名与发音抑制任务的结合,考察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在单词形式编码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应 。 与无关条件相比, 在包含音韵编码、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即时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缩短了图画命名时间 ,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促进效应; 在包含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任务中, 音节相关和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的时间, 表现出音节和音段抑制效应; 在包含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延迟命名和发音抑制结合的任务中, 音段相关条件显著地延长了图画命名时间, 表现出音段抑制效应。结果表明, 音节和音段的促进效应发生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阶段, 音节和音段的抑制效应可能发生在语音编码或者发音阶段。 效果量(Cohen d)的分析表明音节的促进效应强, 而音段的促进效应弱, 音节是音韵编码过程的合适单元, 为合适单元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与音节相比, 音段在语音编码和发音阶段的效应量较大, 表明音段在运动执行过程中可能起了相对重要的作用, 支持了口语产生中词汇表征准备阶段与运动阶段分离的观点。
学科主题心理语言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37776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14610]  
专题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岳源,张清芳. 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的促进和抑制效应[J]. 心理学报,2015(3):319-328.
APA 岳源,&张清芳.(2015).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的促进和抑制效应.心理学报(3),319-328.
MLA 岳源,et al."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和音段的促进和抑制效应".心理学报 .3(2015):319-32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