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环渤海平原区粮食产出潜力与技术途径分析
武兰芳; 柏林川; 欧阳竹; 王春晶
2014
关键词粮食产出 增长潜力 技术途径 山东省 环渤海平原区
ISSN号1671-3990
摘要为了给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基于山东环渤海平原区目前耕地资源、种植制度及其生产力现状,估算了该区域内30个县(市、区)的粮食产出潜力。结果表明: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新增粮食4.034 1×109 kg的潜力,具体技术途径为:①调整种植制度,通过将一年1熟种植棉花调整为小麦/玉米一年2熟种植粮食作物,可增加粮食产出2.364 7×109 kg;②开发利用耕地资源,通过改造治理盐碱荒地种植粮食作物可增加粮食产出7.755 5×108 kg;③实施均衡增产措施,通过提高现有粮田单产水平可增加粮食产出8.938 5×108 kg。无论是扩大种植面积,还是提高单产,增粮增产潜力较大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的核心技术措施是进行洗盐排盐抑制耕层土壤返盐,改土培肥提高中低田地力,筛选配置耐盐作物品种、优化耕作制度,实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标准化技术。
出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6页:682-689
收录类别其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715]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武兰芳,柏林川,欧阳竹,等. 山东省环渤海平原区粮食产出潜力与技术途径分析.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