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流转实证研究——以太仆寺旗幸福乡和千斤沟镇为例
白雪红1; 闫慧敏1; 黄河清1; 韩鹏1; 刘瞳1; 薛孝军1
2014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耕地 农业劳动力析出 二元Logistic分析 耕地流出模型
ISSN号1007-7588
摘要耕地资源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而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农业劳动力析出和气候灾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耕地流转进程和农户生计。为了研究退耕还林政策、种粮补贴政策、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与耕地流转之间相关关系,本文选择内蒙古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和幸福乡两差别显著的乡镇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访谈式调研获得农户家庭基本情况、适应能力和区域自然灾害影响情况等第一手数据,选取农户成员特征、家庭资源配置和经济特征方面共计15个变量,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耕地流出模型。幸福乡由于土地质量较差,农户对耕地较强依赖性,以及缺少企业蔬菜种植基地园区,耕地流转进程受阻。千斤沟镇耕地流出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务农人员平均文化程度、打工人数、家庭拥有耕地面积、租地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和家庭收入水平能够促进农户流出耕地,而农业收入比重则抑制了农户流出耕地的行为。论文构建的耕地流转模型揭示了影响农户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利于深入探索促进耕地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同时也能够为国家更好地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提供参考。
出处资源科学
4页:741-748
收录类别其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190]  
专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资源地理与国土资源研究室_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湿地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站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白雪红,闫慧敏,黄河清,等.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流转实证研究——以太仆寺旗幸福乡和千斤沟镇为例.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