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陆宗鹏 ; 卢莠芬 ; 刘建源
刊名分析化学
1996-04-15
期号4页码:463-466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 变性作用 吸附伏安法
中文摘要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NaCl(pH7.0)废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1.56V)和P2(-1.37V,vs.Ag/Agcl),和在碳电极之得到氧化峰A(+1.08V)及G(+0.78V)。物理和化学因素改变DNA的构型或使它变性时,反映在氧化还原峰形和参数有明显的变化。MMC优先结合ss-DNA,并能...
公开日期2015-08-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654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陆宗鹏,卢莠芬,刘建源.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J]. 分析化学,1996(4):463-466.
APA 陆宗鹏,卢莠芬,&刘建源.(1996).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分析化学(4),463-466.
MLA 陆宗鹏,et al."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分析化学 .4(1996):463-46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