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震后活跃期泥石流治理新技术
陈晓清; 崔鹏
专著(文集)名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其他责任者崔鹏 ; 何思明 ; 姚令侃 ; 王兆印 ; 陈晓清 ; 等 著
2011-10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 北京
出处页码290-326
关键词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泥石流治理 拦砂坝 排导糟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泥石流治理 拦砂坝 排导糟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 北京
关键词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泥石流治理 拦砂坝 排导糟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泥石流治理 拦砂坝 排导糟
中文摘要针对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特别丰富,山区地形陡峻,空间狭窄,沟谷内通过拦沙坝拦沙的容量受到限制,排导工程的减灾作用凸显的状况,开发了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新型泥石流排导结构;并针对目前常用的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和全衬砌型排导槽,在设计参数定量化及优化设计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排导糟最佳断面优化设计方法。针对震后沟道内具有大量巨石和丰富的松散土体的特点,开发了人工阶梯-深潭,有效消能,从源头上控制泥石流的形成。
ISBN号978-7-03-030703-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专著章节/文集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7955]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晓清,崔鹏. 第10章 震后活跃期泥石流治理新技术.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2011:290-3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