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光栅调制相位成像的纳米对准方法研究
作者周绍林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1-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胡松 ; 唐小萍
关键词光学加工 光刻 对准 衍射光栅 相位成像
学位专业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中文摘要当前,集成电路制造工业与纳米科技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以
光刻为首的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进步。作为光刻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单元技术之一,
对准技术直接影响套刻结果,一般要求对准精度至少为光刻分辨力的十分之一左
右。在种情况下,现行的对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分辨力不断提高的新一代光刻技
术。本文将干涉测量的高精度与图像处理的优势相结合,探索一种主要适用于接
近接触式光刻的光栅调制相位成像对准方法。区别于传统干涉对准中利用周期变
化的光强信号或者拍信号探测对准位置,该方法直接通过条纹图像的空间相位分
布反映掩模硅片的对准偏差,不受光刻胶等硅片表面涂层、间隙变化等导致光强
信号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滤除工艺过程及光学系统引入的
缺陷、噪声与畸变等干扰,具有很强的工艺适应性与抗干扰能力。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从标量衍射的角度探索了基于光栅调
制相位成像的对准方法基本物理机制与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对准标记、建
立完整的接近接触式光刻对准模型,并将该方法延伸应用至投影光刻,给出详细
的分析过程与参数设计,并优化讨论了衬底上几种常用标记光栅的衍射效率;同
时,为保证掩模硅片之间的平行度,结合实验探索研究了一种掩模硅片调平与间
隙测量方案。最后设计搭建对准实验系统,系统地论证了该方法可行性与对准精
度;结论指出,该方法理论对准精度有望达到纳米级,在缺乏精密控制的实验条
件下,初步的重复性对准精度达到了200 nm 量级,可分辨的最小对准偏差达到
20nm 量级;掩模硅片间隙测量灵敏度可达7.5nm,调平可分辨的倾斜角达到10-4
rad 量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4-12-1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oe.ac.cn/handle/181551/575]  
专题光电技术研究所_光电技术研究所博硕士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绍林. 基于光栅调制相位成像的纳米对准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