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许光銮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导师吴一戎
关键词遥感图像解译 人机交互 协同支撑环境 矢量标注 非接触式交互 协同会判室
其他题名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ing System
学位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文摘要本文以遥感图像解译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传统单机解译的资源孤立性缺陷开始,寻找提高遥感图像解译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对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计算机协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提出有机结合三种技术的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方案,实现异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遥感图像解译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人异地同步一防同模式下的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系统。其目标是实现人员共享、数据共享、同步并行作业、疑难会判、保证时效性和客观性。实现该系统的关键在于对遥感图像解译的面向协同设计和协同支撑环境设计。在对图像浏览及处理进行归一化分类基础上,提出大图像浏览的特殊策略算法和大图像处理控制算法,实现既满足遥感大图像要求,同时也满足可I办同化。采用矢量标注方式,提出矢量标注的对象模型和容器模型,并针对可一协同化设计出标注命令管理模型。提出面向}办同的矢量符号库概念并实现了符号标注的相关操作和符号库管理,总结符号库数据制作方法和多种应用途径,并对几套符号标准进行数据制作得到相应符号库以及矢量字体集。在前面面向协同设计的基础上,定义了精简通用的协同操作接口、!办同感知接口、并发控制接口,使得协同通信数据量达到最低,确保一协同即时性。分析协同操作模式、协同感知信息类别和模式,季卜日定适用于遥感图像解译的"改进加锁法"并发控制机制,最终实现了整个一协同支撑环境。在分析大屏幕交互技术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大屏幕非接触式控制技术,并实现后进行试验分析,弥补了现有中距离交互工具的空缺,并实现与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的三种集成方式。在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的实现基础上,提出遥感图像协同会判室原型,采用三种交互手段适应近、中、远距离三个不同空间,满足多角色需求;并展示协同会判室场景,设计视频显示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以及进行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软件的部署;最后通过异地多会判室的联合实现真正的异地多用户同步遥感图像解译。本文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证明了该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该系统在遥感图像协同会判室原型中的良好应用,也证明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的可用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19
页码14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65.12/handle/80137/9089]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光銮. 协同遥感图像解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