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毫微秒脉冲探地雷达发射机技术研究
作者张玲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6-0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电子学研究所
导师方广有
关键词超宽带 毫微秒脉冲 探地雷达 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
其他题名The Study on Transmitter Techniques for Nanosecond Puls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中文摘要毫微秒脉冲发射机技术是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发射脉冲的功率、脉宽、稳定度等指标直接影响探地雷达的探测距离、探测分辨率及探测精度。基于半导体开关器件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DSRD(Drift Step Recovery Diodes)的高功率脉冲源所产生的脉冲在脉冲幅度、宽度、稳定度及重复频率等性能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在研究超宽带毫微秒脉冲产生技术典型器件及电路原理基础上,结合其在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基于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脉冲产生技术。围绕这一主题,论文的主要工作有: 1. 调研了目前毫微秒脉冲产生技术,包括阶跃恢复二极管、隧道二极管、雪崩三极管脉冲产生电路、竞争冒险数字电路、大功率脉冲产生电路(赫兹发生器、皮秒光电开关、半导体断路开关)、波形合成技术,对这些技术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探索适用于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的脉冲产生技术。 2. 介绍了高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DSRD,分析了这种器件快恢复物理特性,论证了快恢复物理过程需满足的条件,给出了一种用完整电参量描述DSRD的数学模型,推导仿真了利用该模型的DSRD驱动电路产生脉冲的过程。 3. 研究了基于DSRD脉冲发生器的设计特点,通过将电容电感储能系统与DSRD快速关断特性相结合,分别设计了正、负单极性脉冲产生电路与双极性脉冲产生电路。当电源电压为180V时,单极性脉冲幅度可达1KV;双极性输出脉冲对称性可达95%以上。 4.为了配合脉冲产生单元所需触发信号的要求,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和EDA工具开发CPLD产生两路脉宽、延时可调,边沿陡峭的外触发时序信号,并使用非门提高电平方式达到满足触发NMOS开关管的电平需求。此外,设计的外围电源电路满足系统不同电平的供电需求。 测试结果表明:发射机工作稳定可靠,单管脉冲幅度可达1KV,半脉宽10ns,重复频率10KHz以上;双极性脉冲幅度可在800V( V)至1300V( V)范围内变动,半脉宽3ns,重复频率3-5KHz;波形抖动小于80ps。基于高功率开关DSRD的脉冲源不仅可以在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中得到应用,在超宽带技术中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宽带,毫微秒脉冲,探地雷达,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19
页码8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65.12/handle/80137/8843]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玲. 毫微秒脉冲探地雷达发射机技术研究[D]. 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