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Si基孔材料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作者岳琳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3-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郝郑平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 Si 基孔材料 催化氧化 反应产物 反应路径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i-based porous material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 by-products reaction routes
其他题名Catalytic Reaction Routes andMechanisms over Si-based PorousMaterials for Oxi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    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氧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
成为治理工业源排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主流技术之一。本论文主要针对
Si 基孔材料上VOCs 催化反应的副产物进行监测分析,进而探究催化反应
过程与反应机理。通过XRD、TPR/TPO/TPD、N2 adsorption/desorption、XPS、TG、GC-MS 等技术手段,表征和考察了催化材料的结构和影响催化反应过程的因素,并研究了代表性催化材料上反应积碳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分子筛负载Pd 催化剂上甲乙酮催化氧化过程研究
研究了助剂Ce 的加入对催化剂Pd/ZSM-5 催化氧化甲乙酮反应产物分
布及反应路径的影响。Pd-Ce(9.6 wt%)/ZSM-5 具有最佳的甲乙酮催化反应活性。随着Ce 含量的增加,甲乙酮催化氧化副产物增加,主要是由于其载体的酸性增强,导致载体表面产生更多的甲基,从而产生了乙酸甲酯、1-戊烯-3-酮、3-甲基-3-丁烯-2-酮等副产物。CeO2 不仅能促进催化剂的活性,并且会导致更多的催化产物的产生。
2. 不同Pd 分子筛催化剂上乙酸丁酯反应过程与机理研究
研究了Pd 基催化剂上乙酸丁酯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通过不同孔径
载体(微孔、微孔-介孔复合、介孔)和不同Pd 含量的催化氧化反应研究,探明了Pd 基催化剂上乙酸丁酯氧化的金属位和酸性位的双活性位的反应机理。
3. 过渡金属氧化物/ZSM-5 催化剂上乙酸丙酯干湿氧化产物分布与反
应路线
考察了乙酸丙酯干湿氧化反应过程,水不仅与参与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存在竞争吸附,而且,水的加入改变了乙酸丙酯催化反应的路径及产物分
布。在干氧化条件下,其反应的主要副产物有乙酸,丙烯和丙烯醛,而水
解氧化反应的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
和乙酸,并对干湿氧化条件下的积碳原因进行了分析。
4. Pd 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上VOCs 催化氧化反应积碳研究
考察了二氯乙烷、甲苯、乙酸丁酯氧化反应过程中Pd/ZSM-5、Pd/Beta、Pd/MOR 催化剂上的积碳原因,在不同的温度下,积碳组成有一定的差异。Pd/MOR 催化剂的积碳量最大,但是几乎都是软积碳产物。而Pd/ZSM-5、Pd/Beta 催化剂,由于有较强的强酸性,出现了少量的硬积碳。相对于其他两个催化剂来说,Pd/ZSM-5 是积碳量最少的催化剂

公开日期2014-09-1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69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岳琳. Si基孔材料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及机理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