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含三氯蔗糖食物烹饪中氯代芳香族有害物的生成机制研究
作者董姝君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3-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郑明辉
关键词三氯蔗糖 二恶英类 多氯联苯 多氯萘 烹饪 Sucralose PCDD/Fs PCBs PCNs Cooking
其他题名Formation Mechanisms of Polychlori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during Cooking in the Presence of Sucralose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的甜味剂,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已被全球80多个国家在4000余种产品中使用,也被允许在高温烹饪如烘焙中使用。全球许多公共卫生权威机构,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均认可三氯蔗糖的安全性。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三氯蔗糖在高温下并不稳定,它能够参与食品加工中的氯化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当三氯蔗糖或含三氯蔗糖食物在金属烹饪用具中加热时,已经具备了生成高毒性的氯代芳香族有害物——二恶英类(PCDD/Fs)、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萘(PCNs)的必要条件(碳源、氯源、催化剂和必需的反应温度)。结合现有的关于PCDD/Fs、PCBs和PCNs生成机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就影响含三氯蔗糖食物烹饪过程中PCDD/Fs、PCBs和PCNs生成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该过程中PCDD/Fs、PCBs和PCNs可能的生成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 考察了三氯蔗糖加热时,温度、不同材质器皿以及金属烹饪用具中的金属锈(Al2O3、Fe2O3和CuO)对PCDD/Fs、dl-PCBs和PCNs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蔗糖分别在不锈钢、石英、铜和铝材质的器皿中加热时(200–400 °C),只有在不锈钢器皿中存在PCDD/Fs、dl-PCBs和PCNs的显著生成(﹥300 °C)。400 °C时加热三氯蔗糖,PCDD/Fs、dl-PCBs和PCNs 的生成量分别为:31000 pg/g、1450 pg/g和16000 pg/g。Al2O3、Fe2O3和CuO比不锈钢器皿更能促进三氯蔗糖加热过程中PCDD/Fs、dl-PCBs和PCNs的生成,催化效果为:CuO﹥Fe2O3﹥Al2O3。根据PCDD/Fs同类物的分布特征,推断从头合成可能是PCDD/Fs等生成的主要途径。PAHs和CBzs伴随PCDD/Fs、dl-PCBs和PCNs的生成,进一步表明三氯蔗糖的热解过程中发生了环化和氯化反应。
2. 研究了花生油和橄榄油分别与三氯蔗糖加热时,温度对PCDD/Fs、dl-PCBs和PCNs生成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植物油与三氯蔗糖共同加热时,在较低温度下(245 °C)即存在PCDD/Fs、dl-PCBs和PCNs的生成(主要存在于气相),其中dl-PCBs的生成量最少。与单独加热三氯蔗糖相比,植物油的加入能够改变PCDD/Fs、dl-PCBs和PCNs的生成途径。植物油的种类并不影响PCDD/Fs、dl-PCBs和PCNs的生成途径。
3. 选取牛肉和植物油作为食物原料,分别与不同含量的三氯蔗糖进行模拟实际的烹饪实验,对该过程中dl-PCBs的生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含三氯蔗糖食物烹饪时存在dl-PCBs的生成(主要存在于气相中),dl-PCBs的生成量随三氯蔗糖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含三氯蔗糖的牛肉和植物油加热时,烹饪过程不会产生dl-PCBs或其生成量可忽略,但会导致牛肉中的dl-PCBs转移到气相中。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三氯蔗糖以及含三氯蔗糖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PCDD/Fs、PCBs和PCNs。因此,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三氯蔗糖不宜在高温烹饪中使用。为了避免三氯蔗糖使用过程中PCDD/Fs、PCBs和PCNs的无意生成,建议在三氯蔗糖的使用说明中注明其适用温度,以降低三氯蔗糖使用的健康风险。

公开日期2014-08-0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60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姝君. 含三氯蔗糖食物烹饪中氯代芳香族有害物的生成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