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
张涛; 潘洋
刊名海洋与湖沼
2013-11-15
期号6页码:1578-1583
关键词脉红螺 浮游幼体 动物性饵料 吸引性
中文摘要采用生态学方法进行了新鲜和煮熟的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浮游幼体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脉红螺浮游幼体在4螺层期是食性转换期,且在幼体到达3螺层后期的第1—6天是投放附着基和动物性饵料的最佳时期。此外,新鲜和熟的双壳贝类肉对脉红螺幼体有明显的吸引力,吸附于新鲜贝肉上的4螺层幼体占吸附幼体总数的48.61%,显著大于其它螺层幼体;脉红螺幼体选择新鲜紫贻贝肉的比例为33.75%,显著大于菲律宾蛤仔(24.08%)、中国蛤蜊(18.97%)和长牡蛎(23.19%);而熟贝肉中,长牡蛎对幼体的吸引作用显著大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海湾扇贝边粉和空白对照;新鲜紫贻贝和熟...
公开日期2014-07-2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881]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涛,潘洋. 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3(6):1578-1583.
APA 张涛,&潘洋.(2013).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海洋与湖沼(6),1578-1583.
MLA 张涛,et al."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海洋与湖沼 .6(2013):1578-158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