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程根伟
2008
获奖类别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三等奖
关键词流域环境监测 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 生物资源开发
中文摘要1.建立了三个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区,提出了关键种恢复、针阔混交林恢复等10种生态恢复模式;相关模式在藏区推广应用25000亩。2.在滇西北、藏东南、雅砻江流域筛选、引进8种特色生物资源,其中云南红豆杉、油橄榄和花叶海棠是适合本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良资源植物,试验示范面积25900亩。推动了以当地特色生物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成功引导开发企业2个,带动了三江流域四个县的生态建设和10个小康村建设。3.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了三江流域大范围的土地覆被类型调查和生态功能分区。通过对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三江流域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及生态发展模式。针对流域环境变化的特点,提出环境标识特征,解决了流域环境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警原型系统。撰写了研究论文21篇,已发表17篇,其中2篇EI刊物论文,出版了专著两部。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研究提出的生态环境客观标识解决了生态环境演变预警系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原植被快速恢复模式通过技术集成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技术试验示范实现年产值1419万元,年新增经济效益894万元,为地方争取小康村建设资金3000万元。
产权排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06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根伟. 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