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地震区映秀镇渔子溪河肖家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张钰
2013
会议名称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会议日期2013-4-27
会议地点云南昆明
关键词汶川地震 肖家沟 泥石流 发展趋势
通讯作者张钰
中文摘要肖家沟是汶川地震区内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位于汶川映秀镇渔子溪河左侧,沟域面积7.19km2,沟床平均纵比降为485‰。该沟泥石流物源条件非常丰富,且该地区降水充沛,危险性和危害性巨大。一旦发生泥石流,直接威胁S303 映秀段公路造成交通中断。一旦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堵塞渔子溪形成堰塞体,堰塞体溃决之后,大量泥沙被洪水带至下游,抬高河床,将对下游映秀镇产生严重的洪水灾害。通过初步分析,肖家沟泥石流形成过程为:暴雨作用下沟因上游良好的汇流条件而产生山洪→山洪冲刷堆积在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沿大比降沟道向下运动,因具有强大动能而具有强大冲刷下切侵蚀能力,下切侵蚀下游沟床质以及沟口老台地→在沟口形成大规模泥石流。2010年8月14日,肖家沟在暴雨条件下暴发特大规模泥石流,一次冲出物体积方量约65×104m^3;汶川地震后松散固体物质量大大增加,在暴雨的作用下,肖家沟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高。目前肖家沟沟域内共有松散固体物源量522.34×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201.62×104 m^3。如此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使肖家沟可能还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泥石流形成因素分析,该泥石流活动总体呈强度下降趋势,泥石流活动类型:震后一段时间内为输移控制型、然后为输移控制型向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过度,最后发展成为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通过这些分析,为泥石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会议主办者云南昆明
会议录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分类号P642.23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929]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钰. 汶川县地震区映秀镇渔子溪河肖家沟泥石流发展趋势[C]. 见: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云南昆明. 2013-4-2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