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四维变分同化对东海中尺度动力模拟的影响及其在穿刺锋面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何志伟
答辩日期2023-05-18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海洋研究所
导师杨德周
关键词四维变分同化 东海 黑潮 穿刺锋面 潮汐强迫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学位
英文摘要

本文将ROMS(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应用于东海,并系统地评估了模式表现。本文中同化的观测资料包括海表面高度、海表面温度、现场观测的温度和盐度廓线、漂流浮标以及OSCAR(Ocean Surface Current Analysis Real-time)海流分析场。总体来说,四维变分系统表现较好。对于所有观测种类,在同化后得到的分析场中,观测和模式之间的差异与同化之前相比都显著减小。由于潮汐在东海陆架上非常重要,本文在四维变分同化中包含了潮汐,并且通过比较有潮汐和无潮汐的两个实验,评估了潮汐的影响。对于同化后得到的分析场来说,在暖季,两个实验中海表面温度的偏差很小。但是,在背景场(用同化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的三天预报) 中,与有潮汐的实验相比,缺少潮汐强迫会导致海洋温度在表层升高,在混合层以下降低。温度廓线的差异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层结和潮汐混合。两者的重要性随深度而变化。

本文还采用了一种基于伴随模式的观测影响(observation impact)方法,评估了同化不同种类的观测对黑潮流量和黑潮向岸入侵的影响,同时也评估了初始场、边界条件和强迫场的影响。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和现场温度具有最大的总观测影响。就单个观测的观测影响来说,现场温度影响最大。对于不同的观测来说,观测影响的空间分布是类似的。观测影响的大值区从台湾东北沿黑潮路径延伸到日本西南。多个因素控制观测影响的空间分布,包括模式的预报技巧、传播同化信息的动力过程以及给定的误差协方差。追踪同化信息如何在空间传播有助于深化对黑潮动力过程的认识。

基于同化得到的分析场,本文分析了东海的一种重要的跨陆架输送现象—穿刺锋面的机制。穿刺锋面是海水的温度、盐度、叶绿素含量等特征量的锋面从平均位置向海洋一侧穿刺的现象。穿刺锋面会引起显著的跨陆架水团特性和营养盐的交换,对近海环境有重要作用。同化得到的分析场较好地再现了2014年夏季的穿刺锋面,与卫星观测吻合较好。尽管在浙闽沿岸跨陆架流中离岸流主导,2014年夏季只有三个强的穿刺锋面个例发生。模拟的穿刺锋面的三维结构与之前研究中观测到的结构是类似的。三个穿刺锋面个例中,有两个穿刺锋面是由于台湾暖流和浙闽沿岸流的辐合引起的,另外一个穿刺锋面是由于温跃层的起伏引起的。在两种机制中,和穿刺锋面相关的离岸流都是满足地转平衡的,受沿陆架的压强梯度力驱动。

敏感性实验表明,南风的松弛和潮汐强迫是穿刺锋面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潮汐使得浙闽沿岸流的轴线向离岸方向移动了约50公里,从而使得浙闽沿岸流正好撞在台湾暖流的主轴上,导致海流的辐合。南风的松弛使得浙闽沿岸流能够向南延伸。夏季南风的松弛主要和台风相关。在没有风和台湾暖流天气尺度的变化时,穿刺锋面周期性地形成,其原因主要与小潮期间浙闽沿岸流的加强有关。对于本文所关注的个例来说,风和潮汐强迫对穿刺锋面形成起主导作用,径流输入起次要作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1135]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志伟. 四维变分同化对东海中尺度动力模拟的影响及其在穿刺锋面研究中的应用[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