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影响长江口附近沙海蜇分布格局的关键过程与控制因素研究
作者咸昊辰
答辩日期2022-1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孙松
关键词沙海蜇,浮游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环境因子,物理过程
英文摘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水母暴发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暴发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的趋势。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盲端”,大规模水母暴发一方面会大量摄食或杀死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与鱼类等生物竞争饵料,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渔业资源产出;另一方面会堵塞工厂或船舶的冷却水系统,蜇伤游客,影响滨海旅游业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在我国近海暴发的水母主要有海月水母、沙海蜇和白色霞水母等,其中,沙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北纬30度以北的渤、黄、东海海域。大型水母的暴发和分布与气候变化、富营养化、栖息地的改变、食物网结构以及物理海洋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发现,沙海蜇从长江口以北海域萌发到夏季暴发旺盛期的分布均只限于30°N以北的海区,基本未出现在30°N以南的区域。本文基于沙海蜇暴发过程中的地理分布特征,从浮游食物网、海洋环境因子及物理过程的角度对沙海蜇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关键过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20168月和20178月两个航次的大面调查,进行了沙海蜇暴发期黄海和东海的食物网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东海区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均高于长江口附近,而长江口附近及东海区浮游动物功能群结构则无明显差异。通过对浮游食物网能量传递、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东海海区浮游食物网时空分布格局及结构不足以构成沙海蜇向南不能逾越30°N的主要障碍。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沙海蜇分布格局与浮游食物网时空分布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究沙海蜇只限于30°N以北海域分布的深层原因,将研究海区选在30°N南北两侧27°N-33°N之间的长江口邻近海域。基于20158-201783个年度的夏季调查数据,探究沙海蜇分布与浮游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ZooScan图像扫描技术分析,将浮游动物分为小型桡足类、大型桡足类、大型甲壳类、被囊类、毛颚类和小型水母类六个功能群。小型桡足类在丰度上占据绝对优势,而小型水母类则是体积生物量的优势类群。浮游动物功能群在三年间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这可能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有关。三年间,甲壳类功能群基本保持稳定,胶质类功能群波动较大,被囊类和毛颚类在2016年达到高值期,而小型水母类在2017年显著下降;不同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分布模式各异,基本的分布高值区集中在福建、浙江沿岸和黄、东海交界线海域,验证了黄东海交汇区小型桡足类、大型桡足类、被囊类和小型水母类功能群在30°N南北两侧海域不具有显著差异性,仅大型甲壳类和毛颚类在20152017年具有显著差异。沙海蜇在2015-2017年丰度和生物量都呈上升趋势,且在30°N站位及以南很少或无分布,这与浮游动物功能群丰度及体积生物量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只在2017年与小型桡足类和毛颚类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沙海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而与盐度呈现负相关,进而推测沙海蜇在长江口附近的分布模式受该区域的物理海洋过程驱动。

在研究了黄、东海特别是长江口附近浮游食物网结构及环境因子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北纬30度附近的物理过程上。5月底、6月初,沙海蜇碟状体和幼体开始出现在长江口以北海域,到8月,其分布范围和生物量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期,随后开始消亡。沙海蜇生物量峰值出现在8-9月。

对物理海洋过程的研究表明,长江冲淡水、东海环流和黑潮对沙海蜇分布起主要影响,其中,长江冲淡水的作用较为明显,冲淡水锋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沙海蜇碟状体或幼体在更大范围的分布起到约束作用,而在夏季北向流动的东海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黑潮作为输送屏障的存在,也阻止了沙海蜇被带向纬度较低海域的可能。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9894]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咸昊辰. 影响长江口附近沙海蜇分布格局的关键过程与控制因素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