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设计艺术学院
唐代墓室壁画中四神的形制走向与道教意义
吴思佳
刊名中国美术研究
2017-02
期号2017(01)页码:118-124
关键词唐代 墓室壁画 四神 形制走向 道教意义
英文摘要

唐代壁画墓遗存大部分集中于京畿地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存在四神图像,这说明唐代的道教传播有了非常强烈的主流社会色彩。同时,四神图像在形制上有一个突出的走向变化,即:四神图像由壁画墓的墓道转移到壁画墓的墓室。从时间上看,这个巨大的变化发生于初唐到盛唐时期。四神图像的形制演变表现出这样的重要意义:四神图像由墓道转移到墓室,说明重生信仰引导的墓主人通往彼岸的路径由"过程"走向了"终点"。这一走向表现出道教发展的三个变化,即:道教信仰的成分得到增加,四神的神格加强了宇宙构成意义,四神的重生信仰增加了唐王朝的主流社会色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18211]  
专题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思佳. 唐代墓室壁画中四神的形制走向与道教意义[J]. 中国美术研究,2017(2017(01)):118-124.
APA 吴思佳.(2017).唐代墓室壁画中四神的形制走向与道教意义.中国美术研究(2017(01)),118-124.
MLA 吴思佳."唐代墓室壁画中四神的形制走向与道教意义".中国美术研究 .2017(01)(2017):118-12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