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铝钛异种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界面分析
曲树平2; 许海鹰2; 王晓军1; 桑兴华2
刊名航空制造技术
2019-08-15
期号2019年16期页码:74-78+101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 铝钛异种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 微观组织 界面成分
ISSN号ISSN:1671-833X
DOI10.16080/j.issn1671-833x.2019.16.074
英文摘要

采用真空电子束技术获得了7075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异种接头。分别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检测仪器观察了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特征和元素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过渡层中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熔合区铝合金侧微观组织以柱状晶、等轴晶组织为主,还有少量的细晶组织,钛合金侧会析出呈针状或片层状的α相和α’相。由于Ti Al3的自由能最小,在铝焊缝和钛焊缝的界面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TiAl3,元素扩散不充分导致少量的Ti Al、TiAl2等中间相生成,且随着热输入量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逐渐变厚,但化合物种类不变。试验结果为铝钛异种合金焊接界面研究提供了借鉴参考。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56373]  
专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1.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曲树平,许海鹰,王晓军,等. 铝钛异种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界面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2019(2019年16期):74-78+101.
APA 曲树平,许海鹰,王晓军,&桑兴华.(2019).铝钛异种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界面分析.航空制造技术(2019年16期),74-78+101.
MLA 曲树平,et al."铝钛异种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界面分析".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16期(2019):74-78+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