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宁夏枸杞蜡质醛脱羰基酶基因LbCER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虎军
答辩日期201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导师袁惠君
关键词宁夏枸杞 表皮蜡质 烷烃 醛脱羰基酶 LbCER1
学位名称工程硕士
学位专业生物工程
英文摘要干旱是引起作物减产和土壤荒漠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减少水分散失是植物抵御干旱的基本策略,植物表皮蜡质是限制非气孔水分散失的主要屏障。植物能通过增加地上部表皮蜡质积累以提高抗旱性,因此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旱生植物中克隆和鉴定表皮蜡质合成相关的基因,对农作物抗旱性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旱生经济林种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中的两个品种宁杞0702和扁果枸杞为研究材料,比较了3次反复干旱处理下宁杞0702和扁果枸杞叶和茎表皮蜡质含量、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出的差异;并以其中的扁果枸杞为研究材料克隆到蜡质醛脱羰基酶基因LbCER1和Actin基因片段,同时以Actin基因为内参对扁果枸杞醛脱羰基酶基因LbCER1在渗透处理下的表达量进行了实时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1)在3次反复干旱处理后,与第1次对照相比,扁果枸杞叶和茎表皮蜡质含量增幅分别达200%和125%,而宁杞0702的叶和茎表皮蜡质含量增幅分别达41%和174%;扁果枸杞幼叶和老叶失水速率降幅分别为47%和83%,而宁杞0702幼叶和老叶失水速率降幅分别为78%和70%。上述结果表明干旱能促进宁杞0702和扁果枸杞表皮蜡质积累,提高保水性;并且在干旱条件下扁果枸杞叶表皮蜡质含量的增幅明显高于宁杞0702,因而更适用于表皮蜡质合成代谢的研究。 (2)根据已知的其它植物蜡质醛脱羰基酶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性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到扁果枸杞蜡质醛脱羰基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LbCER1。其全长为2168bp,包括1881bp的开放阅读框(ORF),107bp的5'非翻译区(5'UTR),以及180bp的3'非翻译区(3’UTR),其中包含26bp的poly(A)尾巴。此cDNA编码一个62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其分子量为72.47kD,等电点为7.59,含有7个跨膜区域,并且在其N-端和C-端分别含有一个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和WAX2-C结构域。LbCE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烟草NtCER1-like、拟南芥AtCER1和玉米ZmCER1的同源性分别为89%、63%和53%。 (3)根据已知的其它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扁果枸杞中克隆到Actin基因片段,将其命名为LbACT。该片段的大小为598bp,编码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植物逆境生理与基因工程
页码7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3181]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虎军. 宁夏枸杞蜡质醛脱羰基酶基因LbCER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兰州理工大学.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