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木寨岭铁路隧道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作者吴发展
答辩日期2010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导师张清辉
关键词铁路隧道 质量管理 施工管理 管理措施
学位名称工商管理硕士(MBA)
学位专业工商管理
英文摘要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兰渝铁路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木寨岭隧道为兰渝铁路全线第二长隧道,仅次于西秦岭隧道,木寨岭隧道地层条件非常复杂,为铁道部确定的极高风险隧道,是兰渝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之一。目前对高风险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从质量管理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很少。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题。研究木寨岭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是认真落实铁道部标准化管理和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的要求,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与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相关的理论基础,对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从斜井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隧道大变形措施和抑制变形的辅助措施的实际应用研究,对建设公司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协和控制和施工工序工艺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在隧道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改进中,做好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对隧道工程的围岩及支护质量稳定性进行质量管理,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管理,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化,对质量问题和预防隧道变形坍塌提出了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探求合理的治理措施,达到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以及快速掘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隧道工程顺利施工;同时,进一步深化并丰富软岩隧道大变形施工的工程质量管理研究,为我国高风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高地应力软岩是木寨岭隧道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地应力是在自然状态下存在于围岩内部的应力,它的量值受到隧道埋深、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隧道开挖后的应力分布与其有直接关系。通过加强初期支护、仰拱及时闭合以及辅助工法等主要手段,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控制大变形;适当预留变形量,以释放地应力、减小地应力对初期支护的影响,防止初期支护侵限以至二次衬砌受力较大发生开裂破坏。另外,通过对地质、支护、变形综合分析,及时为下一步的施工和围岩变形的研究提供指导信息,保证施工安全。施工阶段采用动态设计的原理,针对隧道高地应力软岩产生的大变形,结合科研进展,对原设计进行修正,使隧道支护强度能够抵抗软岩变形,确保支护质量,使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得以保证。
语种中文
页码5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0675]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发展. 木寨岭铁路隧道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