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基于配方试验研究电解液对微弧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青菊
答辩日期2019
导师马颖
关键词微弧氧化 A356铝合金 电解液 配方均匀实验 回归分析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本文选用A356铝合金作为基体材料,电解液组成为Na2SiO3、NaOH和KF,在两种电压条件下,采用配方均匀实验设计,合理地选择少量的试验点,研究电解液组分搭配与膜层制备和膜层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首先,分析膜层制备过程中微弧氧化反应可行性和微弧氧化膜层成膜性与电解液组成之间的关系,得出电解液组成对膜层制备有非常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电导率和pH值都会降低微弧氧化反应可行性和膜层成膜性,并且电解液中NaOH浓度对电解液电导率和pH值的影响远远超过Na2SiO3和KF。通过对各方案的直观分析,得出不同电压条件下电解液的合理范围,在400 V电压条件下,溶液电导率、pH值和NaOH浓度的范围分别为:41.767.3 ms/cm、12.6912.94、2.729.92 g/L;在480V电压条件下,溶液电导率、pH值和NaOH浓度的范围分别为:小于41.7 ms/cm、小于12.69、小于2.72 g/L。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探究400 V电压条件下电解液组成与膜层各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电解液各组分对膜层性能的影响不同,NaOH对膜层厚度的影响最大,KF对膜层厚度的作用远小于NaOH,而Na2SiO3的影响最小。随溶液中NaOH浓度的提高,膜层的致密性下降。Na2SiO3浓度膜层耐Cl-腐蚀能力的影响最大,KF次之,而NaOH最小。在400 V和480 V电压条件下,在不同的电解液方案中所制得的膜层都能显著的提高A356铝合金基体的耐蚀性,在400 V电压条件下,2#电解液所得膜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与基体相比降低了接近4个数量级。增加反应电压有利于提高膜层的厚度,不改变膜层的物相组成,但会对膜层的微观结构造成破坏,如果溶液中NaOH的浓度较高(>3g/L),提高电压则会对膜层的电化学耐蚀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考虑微弧氧化反应可行性,膜层成膜性、膜层厚度、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400 V电压条件下,2#电解液方案为最优方案,其组成为:Na2SiO3:26.4 g/L、NaOH:9.92 g/L、KF:3.64 g/L,电导率和pH值分别为66.3 ms/cm和12.93;480V电压条件下,3#电解液方案为最优,其组成为Na2SiO3:22.44 g/L、NaOH:0.68 g/L、KF:16.88 g/L,所对应的pH值和电导率分别为35.6 ms/cm和12.53。
语种中文
页码7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909]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青菊. 基于配方试验研究电解液对微弧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