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沙化土地植被对封禁措施的响应
作者张小瑞
答辩日期2018
导师刘左军 ; 金红喜
关键词封禁 沙化土地 群落多样性 甘肃省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荒漠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地球上每一个区域。我国荒漠化区域面积广,程度重,形势严峻,荒漠化防治刻不容缓。甘肃省深居内陆,其境内土地干旱贫瘠,草场荒漠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凸出,由此引发的沙尘暴、浮尘等灾难性天气不仅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危害,而且对邻近的西北、华北省份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极度地水资源匮乏、边治理边破坏等问题严重阻碍着甘肃省土地沙化的防治。对治理难度高、成本耗费大的沙化区域进行围栏封禁,是甘肃省近几年沙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本文选取环县、景泰、临泽、民乐四个研究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代表甘肃省四种不同的沙化土地类型,通过研究封禁、不封禁、人工抚育(封禁+人工栽植植物)三种不同措施对四个不同区域沙化土地地上植被的影响,跟踪调查不同年度样区内植被变化情况,以及比较不同地域间封禁对地上植被造成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封禁措施对地上植被的影响。以环县为例,研究区地上植物的平均高度分别为:封禁措施14.042cm,不封禁措施4.903cm,人工抚育措施7.742cm;地上植物平均盖度分别为:封禁措施37.8%,不封禁措施32.9%,人工抚育措施30.2%;地上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封禁措施51.737株/㎡,不封禁措施14.946株/㎡,人工抚育措施15.569株/㎡。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景泰、临泽、民乐研究区封禁样地地上植物的高度、盖度、密度较不封禁均有显著提高,封禁措施对沙化土地植被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封禁年度对地上植被的影响。以环县为例,随着封禁年度的增加,研究区地上植物的平均高度从2.641cm增高到14.642cm,增高了441.4%,平均盖度从26.8%增加到37.8%,增加了29.1%,平均密度从14.298株/㎡增加到51.737株/㎡,增加了261.8%。另外,景泰、临泽、民乐研究区群落的平均高度、盖度、密度三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随着封禁年度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增加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减小趋势,但变化差异不显著。环县研究区的地上植物物种数从2015年的9科19属21种增加为2017年的16科36属41种,景泰研究区的地上植物物种数从2015年的8科25属25种增加为2017年的10科23属26种,临泽研究区的地上植物物种数从2015年的6科13属13种增加为2017年的8科12属18种,民乐研究区的地上植物物种数从2015年的3科6属6种增加为2017年的8科15属17种,四个区域研究区地上植物物种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3.不同区域沙化土地的地上植被对封禁措施的响应具很大差异。四个研究区从陇东到河西,沙化土地成因不同,采取同样的封禁措施后,研究区内植被差异显著。从东到西的地上植物物种数呈现出依次减少的趋势,物种分布地域特征明显;地上植物平均盖度和平均密度变化量从东到西亦呈减小趋势,但变化差异不显著,平均高度无显著规律性变化;另外,从东到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减小,Simpson优势度指数增加,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
语种中文
页码64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212]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小瑞. 沙化土地植被对封禁措施的响应[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