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微乳法制备纳米Ru/NaY催化剂及对苯二酚催化加氢的研究
作者李强
答辩日期2018
导师李贵贤
关键词微乳法 对苯二酚 1,4-环己二醇 催化加氢 纳米Ru颗粒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微乳液是由油相、水相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分散体系混合物。微乳液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特性使微乳法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应用潜力。在W/O型微乳液中,水核的“纳米级微型反应器”特点被用于制备纳米粒子,进而用于催化剂的制备。W/O型微乳法制备负载型纳米金属基催化剂,能够精确的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1,4-环己二醇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新型材料单体,对此反应的加氢催化剂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曲拉通X-100(Triton X-100)/正己醇/正庚烷/Ru Cl3·3 H 2 O水溶液构成微乳液,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R u颗粒,再破乳将其负载于Na Y分子筛得到M-Ru/Na Y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对苯二酚加氢制1,4-环己二醇。微乳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M-Ru/Na Y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 E M)、氮气吸脱附表征等表征手段来表征M-R u/N a Y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布情况、分散状况和活性组分钌粒子的粒径大小。表征结果表明,M-R u/N a Y催化剂具有金属钌平均粒径小,分布均匀,高度分散等优点。本文对微乳法和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比较,比较后得出以微乳法制备的M-Ru/Na Y催化剂为优。还比较了微乳法制备负载型纳米Ru/Na Y催化剂中,还原活性组分Ru的两种不同还原方法。实验发现,水合肼液相还原用在微乳法制备负载型纳米Ru/Na Y催化剂还原活化上易行且有效。对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氢气压力4.0 MPa,m(M-Ru/Na Y):m(对苯二酚)=0.2:1,溶剂为异丙醇,转速至1000转/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钌的负载量为2.0 wt%时,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100%,1,4-环己二醇的选择性达到92.63%,到达反应终点用时仅需30min,因此,制得的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加氢活性。最后考察了M-Ru/Na Y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对苯二酚加氢的反应路径。
语种中文
页码63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3975]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强. 微乳法制备纳米Ru/NaY催化剂及对苯二酚催化加氢的研究[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