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舟曲地区典型泥石流沟道斜坡表层千枚岩劣化过程与机理研究
作者王珮
答辩日期2018
导师崔凯
关键词千枚岩 崩塌 泥石流物源 抗压强度PRC 劣化机理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甘肃舟曲地区是中国泥石流灾害发育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地区泥石流沟道内斜坡表层千枚岩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劣化进程是该地区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舟曲地区工程地质岩组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分析,选择研究区斜坡弱风化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地多年气象数据,总结出由降水、蒸发、地表温度等作用形成的日常干湿、常规干湿、极干-极湿及冻融条件共四种水岩劣化条件;并在野外调查和现场取样后通过室内不同循环次数不同水岩作用下千枚岩试样宏观形态观测及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参数的测试对千枚岩的劣化过程与劣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及现场勘查资料,针对研究区泥石流沟所处地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在对舟曲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地层岩性是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控制性因素,并以该地区泥石流沟内典型崩塌为例,着重分析了崩塌、泥石流物源物质与千枚岩出露地层的相关关系。(2)在系统分析舟曲地区气候特征的前提下,得出降水和温度特征是引起千枚岩劣化的主要因素。表明研究区内泥石流沟壁表层千枚岩在干湿、冻融等环境下的劣化是区内崩塌、泥石流灾害发育的主要原因。(2)在对千枚岩劣化的主要因素、劣化形式及泥石流物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定性认识下,对不同循环次数下日常干湿、常规干湿、极干-极湿、冻融等水岩作用后千枚岩试样进行宏观形态观测,物理、力学特性的测试,系统分析了千枚岩在干湿、冻融等作用下相关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劣化规律。表明千枚岩宏观形态,质量、弹性波速、单轴抗压强度PRC等特性会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产生明显的劣化,且劣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极干-极湿作用、常规干湿作用、冻融作用、日常干湿作用。(3)运用岩石学相关理论对不同水岩作用下千枚岩劣化模式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现场、室内实验千枚岩宏观形态、相关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定量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岩作用下千枚岩劣化过程和劣化机理,系统阐述了千枚岩劣化与斜坡崩塌与泥石流物源物质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语种中文
页码65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3870]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珮. 舟曲地区典型泥石流沟道斜坡表层千枚岩劣化过程与机理研究[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