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医用镁合金的高压扭转组织演变及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作者李登禄
答辩日期2016
导师刘德学
关键词高压扭转 高温压缩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的镁合金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已成为医用金属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镁合金塑性和热成形性差的缺点使精密器件加工困难。本实验中试图引进高压扭转法以改善镁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Mg-0.8Ca%-3%Nd合金由基体相α-Mg、第二相Mg41Nd5和Mg2Ca构成,没有新的相产生,只是该合金的滑移面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使该镁合金的滑移面增多,有利于镁合金的塑性成形。同样,WE43合金中亦没有发生相变,但是其滑移面由锥面滑移向基面滑移转变。随着扭转圈数的增加,Mg-0.8Ca%-3%Nd镁合金中沿晶粒晶界集聚的第二相破碎并趋于均匀化分布,其显微硬度显著增加;WE43镁合金中晶粒明显细化至10圈时的200~300nm。在热加工过程中低层错能的镁合金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因此动态再结晶亦是改善镁合金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对WE43镁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并结合热加工图来研究镁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为后续镁合金ECAP处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其流变应力满足双曲正弦本构关系。依据该合金的热加工图和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状态,获得WE43医用镁合金的最佳加工区间为400~450℃/0.003~0.02s-1,在此区域加工时,贡献于合金组织演变的耗散能较大,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经金相组织观察发现,整个合金内部均匀地分布着等轴的动态再结晶小晶粒。
语种中文
页码65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1239]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登禄. 医用镁合金的高压扭转组织演变及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D].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