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
作者唐文师
答辩日期2020-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博
关键词双星:密近双星 恒星—演化 超新星—白矮星
其他题名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mass binary pulsars with short orbital periods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它对双星演化、中子星的物态方程及引力波等 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但是,关于脉冲星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 如,中子星磁场的衰减机制、脉冲双星的形成等。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脉冲星的 相关背景,然后介绍了脉冲双星的形成通道,最后着重介绍了我们在短轨道周期 中等质量脉冲双星形成方面的工作。 中等质量脉冲双星是由一颗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自转周期可达毫秒量级)和 一颗碳氧或氧氖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一般认为,中等质量脉冲双星是由中等 质量X 射线双星演化而来。但是,这一通道很难解释轨道周期小于3 天的短轨 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近来的研究显示中子星+ 氦星系统可以解释 部分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 在本论文中,我们对中子星+ 氦星通道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考虑了不同自 转周期、不同中子星爱丁顿吸积率以及不同初始中子星质量对结果的影响。我 们发现中子星+ 氦星通道是形成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一种重要的通 道,可以解释观测上绝大部分这类天体的形成。我们还发现中子星+ 氦星通道 也是形成长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一种可能通道。具体有三方面的研究 结果:(1)中子星的初始质量对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是有影响 的,即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中子星的初始质量越小,它能够被加速到更快的 自转速度;(2)该项研究能够再现观测上大约80% 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 星的形成,并能解释将近一半的长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3)PSR J0621+1002 是为数不多的脉冲星质量得到精确测量的中等质量脉冲双星之一, 该研究能够很好再现该脉冲双星的形成。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形成与演化
页码5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466]  
专题云南天文台_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文师. 短轨道周期中等质量脉冲双星的形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