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沙海蜇毒素的致炎机理及酶成分的协同效应研究
作者于春林
答辩日期2022-05-1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于华华
关键词沙海蜇毒素 蜇伤机理 协同效应 毒素差异 金属蛋白酶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生物学
英文摘要

水母蜇伤是全球范围沿海地区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还没有水母蜇伤的专用药物大多采用验方、土法或参考其它皮炎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甚至加重病情。水母毒素是蜇伤的物质基础,毒素成分的蜇伤机理、协同效应以及毒素活性差异等制约着水母蜇伤专用药物的研制。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能够揭示毒素成分、活性和疾病之间的联系,是指导治疗研究的重要前期基础;毒素成分的协同效应使毒素具有少量、高效的特点,并且影响毒素的毒性;水母毒素活性差异是导致蜇伤症状和治疗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本论文以沙海蜇为研究对象,研究毒素的致炎机理、协同效应及不同海域沙海蜇毒素活性的差异,为水母蜇伤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沙海蜇是、韩中国海域常见的大型暴发水母,也是造成蜇伤事件的主要水母。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A2沙海蜇毒素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它们是重要的蜇伤因子,但是尚未明确其蜇伤机理。本论文以沙海蜇毒素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了毒素的致炎机理;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柱层析-分子筛层析对毒素中的金属蛋白酶成分进行分离,分析了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协同效应;通过对比不同毒素的成分和酶活性分析了不同海域毒素活性的差异。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通过皮下注射建立皮炎小鼠模型,利用皮炎小鼠与正常小鼠对照分析毒素导致皮炎的分子机制。皮肤组织蛋白质组分析发现毒素使组织中多种蛋白含量下调,包括黏附分子、通道蛋白、磷脂酰基转移酶等。关键差异蛋白的调控趋势在抑制毒素金属蛋白酶活性后减弱。结合关键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发现毒素通过破坏细胞黏附、破坏渗透平衡、影响正常的磷脂合成造成了局部组织的急性炎症,并且阻碍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血清的代谢组分析发现毒素处理使机体代谢水平下降,血液环境中多种炎性脂类代谢物含量下调,包括花生四烯酸和多种前体代谢物。这表明血液环境处于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的抗炎状态。ELISA分析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局部组织的促炎调控,NF-κB p65信号通路参与血液环境的抗炎调控。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蛋白酶成分在毒素引起皮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层析技术分离沙海蜇毒素的金属蛋白酶成分,分析了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协同效应。金属蛋白酶活性在最后一步层析后失活,部分无金属蛋白酶活性的组分可通过适当混合恢复酶活性。LC-MS/MS分析发现协同组分中含有蛇毒P-1型金属蛋白酶和P-III型金属蛋白酶的同源序列。解离抑制因子和结合调节亚基两种蛇毒金属蛋白酶调控机制也可能存在于沙海蜇毒素的金属蛋白酶中。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沙海蜇毒素含有多种金属蛋白酶,且其中存在协同调控作用。

利用黄海海域采集的31份沙海蜇样本提取毒素和检测酶活性,明确了不同毒素样本的金属蛋白酶活性和磷脂酶A2活性的显著性差异以及变化趋势。不同毒素的SDS-PAGE条带及酶谱条带主要呈现强度差异,表明毒素的酶活性差异可能与酶成分的含量差异有关。毒素对草鱼和卤虫的致死性与金属蛋白酶活性相关。酶活性的等值线图显示金属蛋白酶活性表现为近岸水域活性偏低,磷脂酶A2表现为黄海中部活性偏低。结合沙海蜇相关研究文献,推测种群丰度高时毒素具有更高的磷脂酶A2活性,食物丰富高时毒素的金属蛋白酶活性偏低。

本论文以沙海蜇毒素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毒素对皮肤的损伤模式和血液环境的代谢调控;发现了毒素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协同调控现象;明确了黄海海域中不同毒素的酶活性差异和变化趋势。本论文为沙海蜇蜇伤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海洋生物学
页码13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285]  
专题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春林. 沙海蜇毒素的致炎机理及酶成分的协同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