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 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陈卓鑫1; 王文龙1,2; 郭明明1; 王天超1; 郭文召1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20
卷号35期号:2页码:387-398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 地貌部位 土地利用 植被恢复 土壤特性 根系特征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

通过采集不同地貌部位(塬面、塬坡和沟坡)各土地利用(农地、草地、灌木地和林地)坡
面土壤和根系样品,采用综合土壤可蚀性指数(CSEI)评价了植被恢复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1)不同地貌部位的 CSEI 差异显著,沟坡 CSEI 较塬坡和塬面分别增加 8.1%和
77.7%。(2)塬面草地、灌木地和林地的CSEI较农地分别降低21.1%、29.2%和28.8%;而塬坡和
沟坡林地CSEI均低于其他土地利用。(3)CSEI与粘粒含量、砂粒含量、毛管孔隙度、根重密度、
根平均直径、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粉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呈显著正
相关关系;粉粒含量、土壤容重和根重密度是影响CSEI的关键因素,其中粉粒含量对CSEI的直
接影响最大,而根重密度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CSEI产生负相关影响。建议在塬面上以灌木
作为植被恢复模式的首选,而在塬坡和沟坡上选择以乔木为优势群落的恢复模式对水土流失
的控制更为有效。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005]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卓鑫,王文龙,郭明明,等.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 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2):387-398.
APA 陈卓鑫,王文龙,郭明明,王天超,&郭文召.(2020).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 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35(2),387-398.
MLA 陈卓鑫,et al."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 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 35.2(2020):387-3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