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的主要淀粉特性研究
代小梅1,2; 李俏1; 邓光兵1; 龙海1; 余懋群1; 潘志芬1
刊名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卷号32期号:1页码:14-19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 膨胀势 淀粉糊化特性 alpha-淀粉酶
ISSN号1001-4829
DOI10.16213/j.cnki.scjas.2019.1.002
其他题名Study on Main Starch Properties in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of Chuanmai42*Chuannong16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目的】为了解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主要淀粉特性差异及不同环境对淀粉特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于四川双流、什邡2个试验基地的包含110个株系的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进行膨胀势和糊化特性测定。【结果】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在两年三点的膨胀势、糊化特性及alpha-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很大变异,分布大致呈正态分布;膨胀势集中于9.00 ~11.00,峰值时间集中于5.00 ~6.00 min,峰值温度集中于85.0 ~89.0 ℃,峰值粘度集中于900 ~1100 BU,最低粘度集中于600 ~800 BU,最终粘度集中于1000 ~1200 BU,崩解值集中于200 ~400 BU,回升值集中于400 ~500 BU;不同种植试验点对膨胀势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均大于年份的影响,种植于双流试验点的材料的膨胀势显著高于什邡试验点,alpha-淀粉酶活性显著小于什邡试验点。【结论】可根据育种需要选择具有适宜淀粉特性指标的材料加以利用。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Agriculture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43862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798]  
专题环境治理与食品安全领域_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潘志芬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代小梅,李俏,邓光兵,等. 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的主要淀粉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14-19.
APA 代小梅,李俏,邓光兵,龙海,余懋群,&潘志芬.(2019).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的主要淀粉特性研究.西南农业学报,32(1),14-19.
MLA 代小梅,et al."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的主要淀粉特性研究".西南农业学报 32.1(2019):14-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