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大籽蒿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崔靖雪
答辩日期2020-06-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导师信学雷
关键词大籽蒿活性部位 分离纯化 抗炎作用 信号通路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有机化学
英文摘要

大籽蒿是一种有着悠久药用历史的天然植物,全株都能入药,具有消肿、止血、清热解暑的功效,可预防多种炎症。已有研究发现大籽蒿中含有丰富的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其中有些化合物能够发挥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然而对其整体功效及药理机制的研究却很有限。本课题组首先开展了大籽蒿提取物及萃取物在细胞水平的抗炎活性筛选,确定了大籽蒿抗炎活性部位(Artemisia sieversiana-petroleum ether fraction-acetonitrile, ASPA),鉴定了大籽蒿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在细胞水平揭示其抗炎作用的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大籽蒿抗炎活性部位已经得到大籽蒿的提取物,采用分级萃取法从大籽蒿提取物中得到5个萃取部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然后使用巨噬细胞RAW264.7对大籽蒿醇提物及其萃取部位进行了细胞毒性筛选以及抗炎活性测定,逐步确定抗炎活性部位。观察发现大籽蒿石油醚部位对细胞毒性较小,一氧化氮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确定大籽蒿抗炎活性部位集中在此。使用正己烷进一步萃取大籽蒿石油醚部位,将不同极性的物质分离,分离后的结果显示:大籽蒿石油醚部位经正己烷萃取,萃余的水部位蒸干后溶于乙腈,乙腈部位蒸干溶剂后的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测得一氧化氮半数抑制率IC50值为3.22 μg/mL。2.大籽蒿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鉴定使用传统柱色谱手段,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半制备-HPLC手段和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大籽蒿活性部位(ASPA)进行分离纯化和化合物结构鉴定。鉴定出7个主要化合物:yangambin、diayangambin、epiyangambin、epiashantin、sesartemin、caruilignan A和chrysoplenetin。其中chrysoplenetin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余6个均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Caruilignan A为首次从大籽蒿中提取分离得到。3.确定了大籽蒿活性部位具有抗炎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细胞模型,采用MTT法确定了大籽蒿活性部位(ASPA)对RAW264.7的安全作用浓度为25 µg/mL以内。通过中性红染色实验,发现ASPA可以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对中性红染料的吞噬作用。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的释放量,确定ASPA具有体外抗炎作用。ELISA结果显示ASPA可以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TGF-β1、IL-1β、IL-6、PGE2和MCP-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SPA可以降低COX-2、iNOS的蛋白表达量以及下调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MAPK信号通路中ERK、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显著提高AMPK的磷酸化水平和Nrf2、HO-1的蛋白水平,其中大部分呈浓度依赖性。免疫荧光与细胞核质分离实验显示ASPA可以抑制LPS诱导的NF-κB入核现象,促进Nrf2转移到细胞核中。qRT-PCR结果表明:ASPA可以上调抗氧化反应元件下游基因HO-1、NQO-1、GSTA1和GSTM1 mRNA的表达。机制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大籽蒿活性部位可以通过NF-κB、MAPK信号通路以及氧化应激来调节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本论文研究了大籽蒿活性部位(ASPA)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在细胞水平上证明了其具有抗炎作用,并在体外研究了其抗炎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籽蒿提供了依据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7448]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靖雪. 大籽蒿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