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
方培岳4; 罗辉2; 许波2; 祝幼华2
刊名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0
卷号37期号:1页码:48-58
关键词planktic foraminifera limestone blocks palaeoenvironment Late Cretaceous Suojin Gyangze southern Tibet 浮游有孔虫 灰岩块体 古环境 晚白垩世 江孜 藏南
ISSN号1000-0674
英文摘要

通过对藏南江孜所金北剖面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的分析,在2块样品中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化石。样品SJ-28含5属12种或未定种,包括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otruncana arca,G. falsostuarti,G.linneiana,G.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atlantica,Gl.sp.,Gl.stuartiformis,Pseudotextularia nuttalli和Muricohedbergellasp.等,指示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晚坎潘期。样品SJ-18发现5属9种或未定种,主要有Contusotruncana fornicata,C.patelliformis,C.plummerae,Globigerinelloides sp.,Globotruncana arca,G.falsostuarti, Globotruncanitasp.,Gl.stuartiformis和Muricohedbergellasp.等种,指示的时代为晚白垩世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因此,这些产有孔虫灰岩块体的形成时代应为中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这为探讨该地区混杂堆积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上述有孔虫组合的主要面貌特征是化石丰度较高,分异度中等,全部由浮游有孔虫组成,未见底栖有孔虫,反映了远洋深海的沉积环境,可与附近床得剖面和勇拉剖面出露的床得组红层中所产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对比。这些灰岩块体的沉积环境可能与江孜地区的床得组红层相当。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0020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2410]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培岳,罗辉,许波,等. 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J].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0,37(1):48-58.
APA 方培岳,罗辉,许波,&祝幼华.(2020).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微体古生物学报,37(1),48-58.
MLA 方培岳,et al."藏南江孜所金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里的浮游有孔虫".微体古生物学报 37.1(2020):48-5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