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Zr原子核能带的研究
董国香; 于少英; 刘艳鑫; 沈彩万; 董永胜
刊名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
卷号40期号:01页码:77-81
关键词PSM方法 晕带 准粒子转动带 边带
英文摘要采用PSM方法对102Zr原子核的能带进行了理论计算,很好地再现了实验结果.另外,通过对晕带,准粒子转动带,边带的能量,带头对应组态的分析,得出了形成这些轴对称形变带的微观机制:低激发形变带主要是位于N=4和N=5壳层上的高j侵入态1g7/2和1h11/2引起的;特别是v5/2-[532],v3/2+[411]和v3/2+[413]轨道上的准粒子对该原子核形变的发生起了主要作用.
CSCD记录号CSCD:404209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tp.ac.cn/handle/311006/26512]  
专题CNKI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2.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3.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
5.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物理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国香,于少英,刘艳鑫,等. ~(102)Zr原子核能带的研究[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40(01):77-81.
APA 董国香,于少英,刘艳鑫,沈彩万,&董永胜.(2010).~(102)Zr原子核能带的研究.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40(01),77-81.
MLA 董国香,et al."~(102)Zr原子核能带的研究".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40.01(2010):77-8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