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制药废水产生的恶臭与VOCs特征及评估
马嘉伟; 王彦杰; 郭雪松; 李琳; 刘俊新; 李文凯; 张文哲
刊名环境工程
2019-09-15
卷号37期号:9页码:34-39
关键词生物发酵制药 恶臭气体 VOCs 韦伯-费希纳定律 潜在污染能力
英文摘要生物发酵是医用、兽用抗生素的重要工业化生产途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异味物质,污染环境。在宁夏北部某生物制药企业的污水处理站设置采样点,分析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和污泥脱水间等处理工艺段的异味特征。4个工艺段的恶臭浓度分别为653. 64,881. 50,1988. 71,998. 00 OU。生化池是产生异味的主要单元;二乙胺和丙二醇甲醚是主要的VOCs,总浓度分别为3237. 42,1132. 73 mg/m~3,总恶臭加权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7. 30%和19. 52%,均超过10%,是该污水处理站优先控制的异味污染物。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分级评估异味物质的潜在污染能力。二乙胺和丙二醇甲醚的污染能力指数均为Ⅱ级,属于中度易污染,影响范围为4~9 km。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208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嘉伟,王彦杰,郭雪松,等. 生物发酵制药废水产生的恶臭与VOCs特征及评估[J]. 环境工程,2019,37(9):34-39.
APA 马嘉伟.,王彦杰.,郭雪松.,李琳.,刘俊新.,...&张文哲.(2019).生物发酵制药废水产生的恶臭与VOCs特征及评估.环境工程,37(9),34-39.
MLA 马嘉伟,et al."生物发酵制药废水产生的恶臭与VOCs特征及评估".环境工程 37.9(2019):34-3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