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多元电子驱动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及机制
作者朱婷婷
答辩日期2019-11
文献子类博士后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爱杰
关键词零价铁自养反硝化 s 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Nitrate Removal Dependent Ferrous Oxidation Process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Synergistic Effect 硫自养反硝化 亚铁自养反硝化 脱氮效能 协同作用 zero Valent Iro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学位名称理学
其他题名The mechanism of s everal electron donor driven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removal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英文摘要

        随着我国环境承载能力的日趋饱和,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含 氮污染物的深度去除是目前污水处理厂提标 改造 的 重点和 难点,原因在于现行异养反硝化滤池技术存在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兼顾 COD 达标 困难等问题。 本研究 围绕电解过程中富氢水对 零价铁 ZVI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探讨溶解氢对反硝化性能的强化效果,拟 实现 ZVI 反硝化系统稳定运行与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产生的富氢水的资源再利用 。同时, 本 研究 创新性地 提出一种利用廉价单质硫和 亚铁矿石 作为活性滤料 驱动污水自养反硝化脱氮的活性滤池工艺 替代 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机碳源; 拟通过研究体系中单质硫与 亚铁矿石 的复配原则及其受水质条件影响的运行效果,明晰其 获得高效脱氮效能的 协同 机制及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潜在优势。同时 通过解析各元素的转化及生物学信息 最终为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 工艺向运行成本低、集约度高、稳定性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首先,由于ZVI 自养反硝化过程受限于 ZVI 腐蚀速率和硝酸盐与 ZVI 反应界面的 传输过程 通过电解的富氢水可以促进 ZVI 自养反硝化的 NO 3 的去除性能。在 DH 反应器中,硝酸盐去除率为 47.3 0.2 %;在对照反应器中,硝酸盐去除率为 30.2 0.3 %。此外 DH 反应器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为 0.04 mg/L而对照反应器中为 0.50 mg/L 。在两个自养反硝化反应器中均未发现其他中间体(例如 N 2 O )。富氢水通过降低 pH 值减缓了 ZVI 的钝化过程,使得 ZVI 系统有望长期稳定获得高效的硝酸盐去除率。富氢水使反硝化细菌丰度明显增多,并且增加了特定功能基因 nir S 和 nos Z) 的丰度,有望将电化学产氢后 的 富氢水应用于二级生化出水的深度 脱氮 过程 。
        其次,为了考察 单质硫 亚铁矿 协同 驱动污水深度脱氮的可行性,本研究从不同尺寸的 单质 硫 亚 铁 矿 缓释电子供体 中 选取最佳尺寸 1.0 1.5 mm ,构建 单质硫 亚 铁 矿 填充床( SICAD 系统),用其处理硝酸盐废水, 发现 SICAD 系统 获得高效的 深度脱氮 性能 。 当 HRT 为 0 .5 hT N 负荷高达 720.35 g∙N / m 3 d 中间体( NO 2 和 N 2 O )的积累较少 此外, SICAD 系统 减少了 硫酸盐 的生成 。 单质硫 与 亚铁矿石 协同脱氮过程中发现通过硫驱动 反硝化过程产生的酸可促进 Fe(II)的溶出,使得反应区域从固体表面扩展到溶液体系,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生物量。亚铁矿石 通过富集 中性亚铁氧化细菌 ( 来促进电子转移速率,从而提高脱氮效率。另外, 通过 SICAD 系统 富集的微生物可以实现 Fe(II)/Fe(III) 的循环,使得较少的铁溶出既可实现硝酸盐去除效率 的提高。
        再次,为了 考察不同 单质 硫 亚 铁 矿 缓释电子供体复配原则及其受水质条件的 影响, 开展滤料 比例 优选 研究其处理模拟二级出水的能力。 结果表明, 当单质硫 与 亚铁矿石 的填充比例分别为 1:0 、 1:1 、 2:1 和 1:2 时 SICAD 1/1 系统的 TN 去除效率最高,其次是 SICAD 2/1 和 SICAD 1/2 。 主要归因于硫 自养反硝化 过程在 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中进行,导致 单质硫 的比表面积是影响硝酸盐去除的重要因素。另外, 亚铁矿石 不仅 为 单质硫 提供微生物附着的场地,也参与 了 自养反硝化过程。 同时也发现 本研究中 SICAD 工艺 的 TN 去除效能是稳定的,并不受进水硝酸盐 浓度 的影响。
        最后,考察SICAD 系统对磷去除的影响,结果发现在 SICAD 系统中除磷机制与 亚铁矿石 一致,而其相较 ICAD 系统获得较高的除磷效率, 主要归因于含磷酸盐的三价铁沉淀物被过滤截留在滤池内, 并 附着在 亚铁矿石 颗粒间隙或表面,会进一步影响反硝化效果。然而硫自养反硝化过程 产生的 H 有助于沉淀不累积在 单质硫 亚铁矿石 表面,能够为反硝化过程持续提供反应界面, 从而 保证较高的 TN 去除效能。 SLAD 工艺 虽然对总磷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主要依靠 Ca 2+ 与 H 2 PO 4 和 HPO42 生成沉淀, 但 这种形式的沉淀并不稳定。 这项研究揭示了 SICAD 脱氮 除磷 的可行性和机理,为 污水深度 净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大的潜力和可行性。

语种中文
页码8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236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婷婷. 多元电子驱动污水深度脱氮技术及机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