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多源胁迫的西南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王慧芳
答辩日期2019-0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严岩
关键词西南地区,生态风险,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系统服务 Southwest China, Ecological Risk, Risk Sources, Risk Receptors, Ecosystem Services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multi-source stress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

      生态风险评价是运用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数学、GIS等手段,预测和评估风险源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概率和程度,可为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已有的研究多基于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用景观稳定性、通达性、多样性的降低来表征风险源胁迫下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生态风险评价,从人类福祉的角度结合生态系统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可提高风险评价的时效性。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水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中国约50%的树种和北半球主要生态系统均可以在这里找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但是由于地处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地形起伏多变,地貌类型复杂,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等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强烈的人类活动引起了石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的生态安全。研究西南地区的生态风险,有助于了解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人地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生态保护、降低区域生态风险、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研究区生态环境特征,在文献调研与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西南地区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从而进一步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研究区特征,将风险源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类,选择森林、灌丛、草地等7类生态系统作为风险受体,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系统易损性、生态系统潜在损失三个维度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其中生态系统易损性综合考虑环境脆弱性和景观结构脆弱性,生态系统潜在损失用生态系统服务表征。 
       (2)综合生态风险中,高风险面积为13.99万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29%。从空间上看,主要沿着邛崃山、无量山、金沙江、澜沧江等山脉河流分布,成都、贵阳、重庆等城市及周边地区风险等级也较高;从生态系统类型看,高风险中森林面积最大,其次是灌丛和农田;从各地区来看,云南省面积最大,其次是四川省和重庆市。
      (3)自然综合生态风险中,高风险面积为10.84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4%。从空间上看主要沿着主要沿着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无量山、大渡河、澜沧江、怒江等山脉和河流分布;从生态系统类型看,高风险中森林面积最大,其次是灌丛和草地;从各地区看,云南省高风险面积最大,其次是四川和重庆市。
      (4)人类活动综合生态风险中,高风险面积为4.96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5%。从空间上看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重庆、贵阳、南宁等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从生态系统类型看,高风险中森林面积最多,其次是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从各地区看,四川省高风险面积最大,其次是重庆市。 
      (5)岷山、无量山、金沙江等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应加强灾害防控与监测,尽量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继续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降低生态系统脆弱性,提高抗风险能力;成都、重庆等城市及周边人类活动高风险区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人类过度开发,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人口和经济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语种中文
页码12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230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慧芳. 基于多源胁迫的西南地区生态风险评价[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