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背景下能源生产结构变化探究
王朝; 李伟峰; 韩立建
刊名生态学报
2019-02-23
卷号39期号:4页码:1203-1211
关键词资源约束 结构优化 协同发展 能源转型
英文摘要能源作为城市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资源类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时代的结束,信息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以化石燃料为主要原料的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能源生产结构随着化石燃料比重下降而优化。城市群成为当前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其发展战略对区域能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从地级市尺度核算了2001—2015年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了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对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2001—2015年京津冀各城市能源生产结构整体上趋于优化,但能源生产化石燃料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点没有改变。例如,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市增加了一次电力生产,但原煤生产仍占比90%以上。(2)研究根据能源生产的主导类型,可将京津冀城市划分为两类,即原煤主导型与原油主导型城市。其中,原煤主导型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明显优于原油主导型城市,例如,北京、石家庄、张家口与承德等原煤主导型城市的煤炭生产比重显著下降,而天津与沧州市等原油主导型城市的原油生产无明显下降趋势。(3)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进能源生产结构的优化,但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不同,其中,对北京和河北承德市能源生产结构优化最显著,2001—2015年原煤生产比例下降了近40%,与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无煤矿"目标方向一致,而对邯郸市、邢台市影响不明显。京津冀城市群能源生产结构调整仍具有较大潜力,对于原煤生产比例最高的城市(邯郸和邢台市),需要加快城市的能源生产转型,增加清洁能源产出,改善能源生产单一的结构特点;对于原煤生产产量较高的城市(唐山市),需要根据资源禀赋情况逐步调整原煤产量,进一步集约地区煤矿,同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业,提高煤炭清洁生产技术;对于具有"无煤矿化"目标的高煤产城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依托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自然风力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87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朝,李伟峰,韩立建. 京津冀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背景下能源生产结构变化探究[J]. 生态学报,2019,39(4):1203-1211.
APA 王朝,李伟峰,&韩立建.(2019).京津冀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背景下能源生产结构变化探究.生态学报,39(4),1203-1211.
MLA 王朝,et al."京津冀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背景下能源生产结构变化探究".生态学报 39.4(2019):1203-12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