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渤海环境介质和常见鱼类体内塑料污染特征研究
作者许莉莉
答辩日期2021-05-23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窦硕增
关键词微塑料 表层水体 沉积物 鱼类 污染负荷 形态特征 化学成分 生物累积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生态学
英文摘要

塑料污染在自然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已经引起了各国学者和公众的关注,并与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栖息地破坏并列为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中的塑料残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作用下,破碎成更小的颗粒,根据其粒径可划分为大型塑料(>25 mm)、中型塑料(5-25 mm)和微塑料(<5 mm)。海洋塑料可以通过缠绕或被摄食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尤其是微塑料,因其与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的粒径相似,容易被海洋生物摄入,从而对海洋生物造成物理伤害或化学危害。因此,开展近海环境中塑料污染负荷、特征、溯源、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累积及生态效应研究,对科学认识海洋生态系统中塑料污染赋存、迁移、归趋及其生态风险评估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本研究以渤海环境介质和常见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的表层水体、沉积物和鱼类体内塑料(大型塑料、中型塑料和微塑料),尤其是微塑料的污染水平,揭示塑料在渤海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迁移及其在各介质之间的赋存关系,解析微塑料在常见鱼类体内的污染特征以及影响鱼类摄入微塑料的生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 渤海表层水体中塑料污染分布广泛,但存在空间差异。整个海区中塑料的平均丰度为0.93 items m-3(总计7953个),其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0.79 items m-3(总计6866个),塑料污染处于中等水平。辽东湾的塑料(2.29 items m-3)或微塑料(1.95 items m-3)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海区(0.34 ~ 0.67 items m-30.26 ~ 0.59 items m-3)。辽东湾海域较高的塑料污染水平,主要来源于辽东半岛高度集中和发达的农业、工业、渔业和海洋工程活动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同时,较弱的水交换能力和距离渤海海峡较长的距离不利于塑料的扩散,增加了其在海区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了该海域的塑料丰度。大型塑料(0.10 items m-3)和中型塑料(0.04 items m-3)的丰度远远低于微塑料的丰度(0.79 items m-3),但在四个海域之间无显著差异。微塑料的主要形状为碎片75.1%、泡沫12.0%和线型7.4%;主要颜色为透明36.9%、白色29.1%和蓝色20.0%;平均粒径为1.56 mm,粒径分布范围为0.31 ~ 4.99 mm之间,小粒径(<1 mm)颗粒在微塑料中占比为34.8%;聚合物类型以醇酸树脂(AR29.3%聚乙烯(PE26.4%聚苯乙烯(PS25.6%聚丙烯(PP17.8%为主。

2.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塑料的平均丰度为52.05 items kg-1 d.w.(总计141个),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8.88 items kg-1 d.w.(总计137个),在四个海区间无显著差异(41.10 ~ 67.73 items kg-1 d.w.),河口区是塑料累积的热点区域。与国内外的研究相比,渤海沉积物的塑料污染丰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形状为纤维53.3%和碎片41.6%;颜色以蓝色26.3%、透明22.6%、黑色17.5%和白色11.7%较为常见;粒径分布在0.03 ~ 4.89 mm之间,平均粒径为0.84 mm,小粒径颗粒(<0.5 mm)占绝大多数;聚合物类型以人造丝(RY37.2%纤维素(CE21.8%为主。沉积物中塑料的污染水平与人类活动、河流输入、海流和潮汐等因素相关。

3. 渤海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特征相似性较低,说明其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低。两种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丰度和粒径均无显著相关性;其微塑料的聚合物、形状和颜色的相似度系数较低,分别为0.160.290.38;就四个海区而言,微塑料的特征相似性系数相差较大,各海区中微塑料的聚合物、形状和颜色相似性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11 ~ 0.220.26 ~ 0.330.27 ~ 0.77。微塑料在两种介质中的时空分布的不匹配、水动力等环境动力作用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差异等会导致两种介质中微塑料的相关性偏低。

4. 全部鱼种均检测出塑料(总计704个),塑料的检出频率为54.7%;以微塑料为主(总计679个),微塑料的检出率为53.4%。鱼类体内塑料和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1.0 ± 1.2 items ind.-10.9 ± 1.2 items ind.-1)、(0.1 ± 0.1 items g-10.1 ± 0.1 items g-1)和(0.1 ± 0.1 items cm-10.1 ± 0.1 items cm-1)。鱼体内微塑料的检出率(25.0% ~88.9%)或单位个体丰度(0.3 ~ 1.8 items ind.-1)因种类而异。鱼体内检出的微塑料形状以纤维(82.2%)为主;颜色以蓝色(50.8%)、黑色(19.4%)和灰色(15.6%)为主;聚合物类型以RY42.3%)和CE35.2%)为主;粒径分布在0.03 ~ 4.99 mm之间,平均粒径为1.08 mm,以<0.5 mm的颗粒占优势。除粒径外,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其他特征与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特征组成并不一致。

在四个海域内采集的鱼类体内的微塑料检出率在51.2% ~ 60.0%之间;中上层鱼类体内微塑料的检出率(56.1%)高于底层鱼类(51.9%;空胃鱼类和摄食鱼类体内微塑料的检出率分别为51.7%55.2%;定居性鱼类体内微塑料的检出率(56.5%)高于洄游性鱼类(49.5%);但以上因素,即海域、栖息水层、摄食状态和迁移习性对鱼类体内微塑料的检出率和单位个体丰度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而不同食性鱼类体内的微塑料检出率或丰度均差异显著,依次为小型中上层滤食性鱼类62.1%1.2 items ind.-1>大型底栖捕食性鱼类54.4%1.0 items ind.-1>中小型底栖生物食性鱼类(50.5%0.8 items ind.-1>大型中上层捕食性鱼类(40.3%0.7 items ind.-1)。这与鱼类的捕食策略相关,中小型上层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大量海水获取浮游生物饵料,加之它们栖息的表层水域微塑料的丰度较高,在滤食过程中能够直接从自然环境中摄入较多微塑料,导致鱼类体内较高的微塑料污染水平。

鱼类体内塑料/微塑料的粒径与其体长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鱼类单位个体微塑料丰度与其体长、体重和营养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单位体重微塑料的丰度与营养级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微塑料在渤海食物网的营养级水平上无显著累积传递或生物放大效应。

综上所述,塑料污染广泛分布于渤海环境介质和常见鱼类体内。渤海表层水体中塑料污染存在空间异质性,辽东湾塑料/微塑料污染水平显著高于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辽东湾较高的塑料污染水平与农业、工业、渔业和海洋工程等活动密切相关,同时水交换能力差和距离渤海海峡较长也增加了塑料的累积水平。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塑料/微塑料丰度相对均一,河口区是微塑料累积的热点区域。渤海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较低,这与微塑料在两种介质中时空分布的不匹配、水动力等环境动力作用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差异有关。超过半数的鱼类个体检测出塑料/微塑料,鱼类体内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捕食策略相关;微塑料在渤海食物网水平上无显著的生物累积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塑料污染在渤海生态系统中的来源、行为和归趋,以及评估微塑料在食物网传递累积和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目次

&nbsp;录

1章&nbsp; 绪论... 1

1.1&nbsp; 海洋微塑料概况... 1

1.2&nbsp;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6

1.2.1&nbsp; 微塑料在水体中的分布... 6

1.2.2&nbsp; 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8

1.2.3&nbsp; 微塑料在生物体中的分布... 9

1.3&nbsp; 中国近海微塑料研究现状... 11

1.4&nbsp;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

1.4.1&nbsp; 研究意义... 14

1.4.2&nbsp; 研究内容... 15

1.4.3&nbsp; 技术路线... 16

2章&nbsp; 渤海表层海水中塑料污染特征... 17

2.1&nbsp; 材料与方法... 17

2.1.1&nbsp; 样品采集... 17

2.1.2&nbsp; 样品预处理... 18

2.1.3&nbsp; 微塑料的形态表征和鉴定... 18

2.1.4&nbsp; 质量控制... 19

2.1.5&nbsp; 数据分析... 19

2.2&nbsp; 结果... 19

2.2.1&nbsp; 塑料丰度和特征... 19

2.2.2&nbsp; 微塑料的丰度和空间分布... 25

2.2.3&nbsp; 微塑料特征... 25

2.3&nbsp; 讨论... 30

2.3.1&nbsp; 微塑料丰度和空间分布... 30

2.3.2&nbsp; 微塑料的特征和来源... 37

3章&nbsp;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塑料污染特征... 41

3.1&nbsp; 材料与方法... 41

3.1.1&nbsp; 样品采集... 41

3.1.2&nbsp; 样品预处理... 42

3.1.3&nbsp; 微塑料的形态表征和鉴定... 42

3.1.4&nbsp; 质量控制... 42

3.1.5&nbsp; 数据分析... 42

3.2&nbsp; 结果... 42

3.2.1&nbsp; 塑料丰度和特征... 42

3.2.2&nbsp; 微塑料的丰度和空间分布... 47

3.2.3&nbsp; 微塑料特征... 48

3.2.4&nbsp; 环境微塑料的相似性... 50

3.3&nbsp; 讨论... 53

3.3.1&nbsp; 微塑料丰度和空间分布... 53

3.3.2&nbsp; 微塑料的特征和来源... 53

3.3.2&nbsp; 环境中微塑料的相似性... 58

4章&nbsp; 渤海海域常见鱼类体内塑料污染特征... 63

4.1&nbsp; 材料与方法... 63

4.1.1&nbsp; 样品采集... 63

4.1.2&nbsp; 样品预处理... 64

4.1.3&nbsp; 微塑料的形态表征和鉴定... 66

4.1.4&nbsp; 微塑料在食物链上的营养转移... 66

4.1.5&nbsp; 塑料/微塑料的粒径与鱼类体长的关系... 66

4.1.6&nbsp; 质量控制... 66

4.1.7&nbsp; 数据分析... 66

4.2&nbsp; 结果... 67

4.2.1&nbsp; 渤海常见鱼类食性... 67

4.2.2&nbsp; 鱼类体内微塑料的丰度... 70

4.2.3&nbsp; 鱼类体内微塑料的特征... 78

4.2.4&nbsp; 小结... 91

4.3&nbsp; 讨论... 91

4.3.1&nbsp; 鱼类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及影响因素... 91

4.3.2&nbsp; 微塑料特征... 95

4.3.3&nbsp; 微塑料在食物网上的累积效应评估... 103

5章&nbsp; 结论与展望... 105

5.1&nbsp; 主要结论... 105

5.2&nbsp; 创新点... 107

5.3&nbsp; 展望... 107

参考文献... 111

致&nbsp; 谢... 133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35

页码13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0735]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莉莉. 渤海环境介质和常见鱼类体内塑料污染特征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