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三种有害藻华甲藻产休眠孢囊的证据及其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
作者刘宇洋
答辩日期2020-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唐赢中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 东海原甲藻 剧毒卡尔藻 休眠孢囊 分布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生态学
英文摘要

甲藻引起的藻华在全球有害藻华事件中占了绝大多数。甲藻有害藻华的发生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原因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而内部原因则是甲藻多样的生存策略。其中, 甲藻生活史(特别是形成休眠孢囊)作为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对有害藻华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休眠孢囊有诸多重要性, 如休眠孢囊在合适条件下萌发并且大量繁殖, 可为大规模藻华形成接种,休眠孢囊还可为甲藻提供一种地理扩散的方式, 使其从一个海域传播到另一个海域。因此, 研究某一甲藻是否会产休眠孢囊, 不仅丰富对藻华生物生活史的认识,也为藻华的发生和地理扩散提供一种机理性的解释, 还可能为后续基于孢囊分布和丰度的藻华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在众多藻华原因种中,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为我国重要的藻华种, 且常常造成养殖或渔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 在本研究之前, 尚未有文献报道上述三种甲藻产休眠孢囊的确凿证据。因此, 本论文基于三种甲藻的纯培养探索了它们的有性生活史,确认三者都可在实验室和自然水体产生休眠孢囊, 以此为基础,通过自行设计的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检测三种甲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和丰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三种甲藻基于纯培养的生活史观察。通过室内甲藻培养实验, 观察到三种甲藻的有性交配细胞对、具双鞭毛的游动合子以及有性休眠孢囊。关于三种甲藻休眠孢囊形态特征, 米氏凯伦藻休眠孢囊通常呈圆形, 表面光滑, 大小通常在15.9-28.9 μm, 壁薄,内含褐色或浅褐色的内含物;东海原甲藻休眠孢囊呈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光滑, 大小通常在10-30 μm, 具至少2层壁, 颜色较普通营养细胞深,内部可见褐色内含物;剧毒卡尔藻休眠孢囊呈圆形形态, 表面光滑且无特殊的表面结构, 大小在9.6-17.2 μm之间,具至少2层壁,呈深褐色或浅灰色,含橙色或红色内含物。三种休眠孢囊都可在实验室内被萌发。米氏凯伦藻休眠孢囊可在3-6天后萌发,东海原甲藻孢囊可在3天左右萌发,剧毒卡尔藻孢囊可在2-36天萌发,但前二者萌发率很低(< 20%)。

(2)海洋沉积物中孢囊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目标休眠孢囊的检测。本论文应用普通PCR、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和单细胞PCR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海洋沉积物中三种休眠孢囊进行检测。首先, 在28S rDNA D2区分别设计了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剧毒卡尔藻的特异性引物, 提取沉积物样品的宏 DNA(曾经爆发过赤潮的区域或附近),经过普通PCR及其产物的克隆测序, 确定了沉积物中存在这三种甲藻的核酸信号。随后, 在28S rDNA D2区设计了三种甲藻的特异性FISH探针。探针5’端分别添加FITC(绿色荧光和Cy3(橙色荧光)两种荧光基团, 随后应用FISH技术在海洋沉积物中检测孢囊, 结合显微镜明场和荧光场寻找、观察到被双色探针标记的目标孢囊。最后, 应用单细胞PCR技术与单克隆测序手段确定被探针标记的孢囊的种类。根据形态特征,特别是测序序列的结果,确定了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剧毒卡尔藻三种休眠孢囊。该研究结果填补了这三种甲藻生活史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空白, 为三种甲藻有害藻华的年际复发(藻华动力学)和全球地理扩散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以后开展它们的藻华预警预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海洋沉积物中孢囊分布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目标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选取了125个沉积物样品, 覆盖了渤海(8个)、黄海(22个)、东海(70个)和南海(25个),北起河北省北戴河沿岸,南至海南省三亚近岸,结合荧光定量PCR(qPCR, TaqMan法)和FISH技术绘制了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剧毒卡尔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图。其中, 荧光定量PCR(TaqMan法)根据三种甲藻单细胞rDNA拷贝数对沉积物中的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和剧毒卡尔藻的休眠孢囊进行定量,FISH法则是直接计数换算。由于DNA提取的过程中存在核酸损失,因此以三种甲藻营养细胞的提取效率为基准(未用孢囊是因为三种甲藻孢囊在实验室内产率都极低)对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进行了矫正。约三分之一的q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分别确认为三种甲藻的特异性片段,保证了方法的特异性。同时, FISH技术作为另一种技术手段检测了40个样品(也覆盖了中国四大海域)中的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剧毒卡尔藻的休眠孢囊。

米氏凯伦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125个样品中的58个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米氏凯伦藻的休眠孢囊(46.4%)。应用荧光定量PCR定量的结果和孢囊的二倍体基因拷贝数换算后, 全部样品中休眠孢囊数量的范围为0-33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应用FISH技术定量结果,休眠孢囊丰度范围为0-14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结合两种定量方法的结果, 米氏凯伦藻休眠孢囊在东海的丰度明显高于黄渤海(P < 0.05),但与南海之间无显著差(P > 0.05)。就孢囊在样品中检出率而言, 东海最高,为65.7%(N=70),南海为44%(N=25),黄海为9%(N=22), 渤海为25%(N=8)。两种方法定量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 < 0.05), 但据线性方程斜率判断, 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总体低于FISH结果。尽管如此,两种方法的定量结果都表明米氏凯伦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广泛分布, 但丰度很低。

东海原甲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125个样品中的36个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东海原甲藻的休眠孢囊(28.8%)。应用荧光定量PCR定量的结果和孢囊的二倍体基因拷贝数换算后,全部样品中休眠孢囊数量的范围为0-62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应用FISH技术定量结果,休眠孢囊丰度范围为0-8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结合两种定量方法的结果, 东海海域的东海原甲藻休眠孢囊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域丰度(P < 0.05)。最高孢囊丰度出现在东海。就孢囊检出率而言, 东海最高, 为42.8%(N=70),南海为20%(N=25),黄海为4.54%(N=22), 渤海为0%(N=8)。东海海域孢囊检出率最高。两种方法定量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 < 0.05),但根据线性方程斜率判断, 荧光定量PCR所获得的定量结果总体较高于FISH定量结果。尽管如此, 使用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定量结果表明, 东海原甲藻休眠孢囊在中国东海海域, 南海和黄海都有分布, 且总体孢囊丰度极低。在渤海没有检测到其分布, 指示东海原甲藻的分布可能存在纬度边界。

剧毒卡尔藻休眠孢囊分布结果:125个样品中的94个沉积物样品检测出剧毒卡尔藻的休眠孢囊(75.2%)。应用荧光定量PCR定量的结果和孢囊的二倍体基因拷贝数换算后, 全部样品中休眠孢囊数量的范围为0-25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应用FISH技术定量结果,休眠孢囊丰度范围为0-15 cysts /32g 湿重沉积物。结合两种方法的定量结果, 剧毒卡尔藻休眠孢囊丰度在各个海域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各个样品间的丰度存在差异。最高孢囊的丰度出现东海。就孢囊检出率而言, 东海为76.05%(N=70), 南海为76%(N=25), 黄海为81.82%(N=22),渤海为75%(N=8),四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两种方法定量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 < 0.05)。但同样, 荧光定量PCR所获得的定量结果总总体较低于FISH定量结果。尽管如此, 使用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定量结果表明, 剧毒卡尔藻休眠孢囊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广泛分布, 但总体丰度极低。 上述三种有害藻华甲藻休眠孢囊在中国四大海域的检测表明它们不仅在自然水体产生休眠孢囊(相对于实验室而言),而且在中国海域的沉积物中广泛存在。虽然除局部海域外丰度普遍较低(相对于另一些常见孢囊种类),但其萌发仍可为有害藻华提供起始种群(“接种”)。因此, 上述检测结果对三种有害甲的藻华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4670]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宇洋. 三种有害藻华甲藻产休眠孢囊的证据及其在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分布[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