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两株深海来源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的感染与毒力特征研究
作者赵炎
答辩日期2020-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孙黎
关键词深海 维德曼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 毒力 细胞焦亡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生物学
英文摘要

蜡样芽孢杆菌群(Bacillus cereus group)细菌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土壤、腐烂有机质、水体等环境,最近发现其在深海等海洋环境中也有分布。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可形成内生芽孢而具有对环境压力顽强的抵抗力。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引起肠道疾病如腹泻综合症和非肠道疾病如脓毒症等。本研究中,我们从深海热液和冷泉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鉴定出两株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分别命名为维德曼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SR52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2。通过基因组学分析、体内体外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这两株深海来源细菌的感染与毒力特征。

菌株SR52分离自冲绳海槽一个热液区的阿尔文虾(Alvinocaris longirostris)的鳃。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细菌SR52与维德曼芽孢杆菌FSL W8-0169亲缘关系最近,而维德曼芽孢杆菌是蜡样芽孢杆菌群中的一员。SR52好氧,具有运动性,能够形成内生芽孢,可以在高达9%的NaCl浓度下生长。SR52有一个环状染色体,大小为5448361 bp,编码5709个基因。SR52还有一个环状质粒,大小为137592 bp,编码189个基因。SR52染色体预测有297个毒力基因,包括编码肠毒素和溶血素的基因。染色体中有14rRNA操纵子、107tRNA5sRNA,质粒仅有7tRNASR52的染色体中发现有13个基因岛。与维德曼芽孢杆菌FSL W8-0169相比,SR52的基因组表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尤其是非编码RNA和基因岛数量增加明显。体内研究表明,通过腹腔注射小鼠(Mus musculus)时,SR52在小鼠组织中扩散并导致小鼠的急性死亡。体外研究表明,SR52有溶血活性。

另一株细菌H2是从南海冷泉的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的刚毛中分离得到的。通过体内感染实验,我们发现肌肉注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或腹腔注射小鼠时,细菌H2均在宿主组织中感染,并引起急性死亡。体外感染实验表明,细菌H2引起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死亡。H2感染的巨噬细胞以依赖NLRP3的方式发生细胞焦亡。H2感染激活了巨噬细胞的p38JNKERK通路,但只有JNK参与了H2诱导的细胞焦亡。H2感染引起胞内活性氧的增加,并且活性氧对于H2诱导的JNK激活和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都至关重要。另外,在H2感染过程中,细胞内Ca2+对于H2诱导的细胞焦亡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来自深海环境的两株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的细胞毒性和感染能力,为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海洋生物学
页码10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4654]  
专题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炎. 两株深海来源蜡样芽孢杆菌群细菌的感染与毒力特征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