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驾驶人对潜在危险性事件的心理预期识别研究
郭孜政2,3,4; 潘雨帆1,3,4; 周宏宇2,3; 赵国朕5; 陈崇双6; 张骏2,3,4
刊名中国公路学报
2020-06-15
卷号33期号:06页码:119-128
关键词交通工程 风险感知 支持向量机 脑电 模拟驾驶试验 驾驶人
ISSN号1001-7372
DOI10. 19721/j. cnki. 1001-7372. 2020. 06. 011
其他题名Estimation of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Anticipation of Potentially Hazardous Events
产权排序5
英文摘要

为准确识别驾驶人对潜在危险事件的心理预期,提出一种通过脑电信号对驾驶人心理预期进行识别的方法。参照心理学预期行为研究常用的标准S1-S2范式,改进设计了路侧停靠公交车造成视觉遮挡的人车碰撞事故模拟驾驶试验。模拟任务中以路侧停靠的公交车为线索刺激,公交车头的行人为目标刺激,诱发驾驶人的心理预期。为有效识别驾驶人心理预期,首先采用释放油门的避险行为对每个试次标定是否产生心理预期,然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相关的脑电特征数据,并通过差异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脑电特征指标进行筛选和压缩,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驾驶人心理预期识别模型。研究获取36名驾驶人数据,共计1 440个样本。结果表明:当驾驶人产生心理预期活动时,枕区和额区的α波能量值显著降低,而β波能量值则显著增加;差异性分析显示共有31项脑电指标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敏感,所有脑电特征指标通过PCA算法进行降维,抽取出5个主成分作为识别模型输入;选择径向基核函数构建SVM识别模型,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模型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水平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2.02%,平均AUC面积为0.82,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稳定性,可为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755]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通讯作者赵国朕
作者单位1.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3.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4.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6.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孜政,潘雨帆,周宏宇,等. 驾驶人对潜在危险性事件的心理预期识别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06):119-128.
APA 郭孜政,潘雨帆,周宏宇,赵国朕,陈崇双,&张骏.(2020).驾驶人对潜在危险性事件的心理预期识别研究.中国公路学报,33(06),119-128.
MLA 郭孜政,et al."驾驶人对潜在危险性事件的心理预期识别研究".中国公路学报 33.06(2020):119-12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