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湔江河段“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刘剑1; 葛永刚1; 张建强1; 陈容1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卷号012期号:004页码:44-50
关键词群发性 泥石流 山洪 湔江 北川
ISSN号1672-3007
其他题名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7.10" super-huge debris flows in Jian River section of Beichuan
英文摘要以北川湔江河段2013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山地灾害的类型、空间分布、灾害特征、成灾模式、控制因素等,研究“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1)丰富的物源和强降雨是本次群发性山地灾害的主要成因,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群发性,灾害链效应明显;2)与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内泥石流密度较低,分布在1.69~1.91g/cm^3之间,大部分属过渡型泥石流,震后泥石流流量放大效应明显,震后泥石流流量约为震前泥石流流量的1.9~8.5倍。为减轻山地灾害,针对本次灾害特征和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20869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0089]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剑,葛永刚,张建强,等. 北川湔江河段“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012(004):44-50.
APA 刘剑,葛永刚,张建强,&陈容.(2014).北川湔江河段“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012(004),44-50.
MLA 刘剑,et al."北川湔江河段“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成因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012.004(2014):44-5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