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
焦雪敏2,6; 张赫林3; 徐富宝4; 王岩; 彭代亮6; 李存军7; 徐希燕1; 范海生5; 黄运新2
刊名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
卷号35期号:4页码:950-961
关键词青藏高原 NDVI FPAR 植被 空间分布 年际变化
ISSN号1004-0323
DOI10.11873/j.issn.1004-0323.2020.4.0950
其他题名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FPA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1982 to 2015
产权排序6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植被吸收利用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比率反映了植被固碳释氧能力,根据青藏高原GIMMS NDVI3g(1982~2015年)和MODIS NDVI(2001~2015年)数据,采用非线性半理论半经验模型进行FPAR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GIMMS NDVI3g和MODIS NDVI反演FPAR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2(P<0.01),年际变化趋势一致至少6年的区域占80%;②青藏高原FPAR受坡度和海拔影响较大,其中15~35坡度FPAR变化最快, 700~2 100 m海拔区间FPAR值最大;不同坡向对应的FPAR除南坡方向偏低外其他方向差异不大。③ 1982~2015年青藏高原四季FPAR时空变化研究中,冬季FPAR年际变化最明显,约78.5%的区域表现为增长趋势;秋季FPAR下降区域最多,但超过71.5%区域变化不显著;④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两数据反演的所有植被类型的FPAR都在2012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且不同植被类型FPAR的年际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81642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069]  
专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通讯作者黄运新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陆表遥感数据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广东欧比特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卫星大数据事业部
6.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焦雪敏,张赫林,徐富宝,等. 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35(4):950-961.
APA 焦雪敏.,张赫林.,徐富宝.,王岩.,彭代亮.,...&黄运新.(2020).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遥感技术与应用,35(4),950-961.
MLA 焦雪敏,et al."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遥感技术与应用 35.4(2020):950-96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