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
崔鹏1; 吴圣楠1; 雷雨2; 张正涛1; 邹强3
刊名科技导报(北京)
2020
卷号38期号:16页码:35
关键词disaste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pattern coordinative governance the Belt and Road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模式 协同治理 一带一路
ISSN号1000-7857
英文摘要联合国《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明确指出,减轻灾害风险是全世界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落实国际层面的努力与共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需要针对区域灾害与社会经济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综合考虑“一带一路”区域的自然灾害特征性、孕灾承灾环境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等现状,提出了“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多层次、多元主体协同、覆盖灾害风险管理全周期,以域内国家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高层制定框架协议引导,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的灾害风险协同管理的模式。协同的内涵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协同、上下管理层级的协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灾害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协同等方面,即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和链式协同,达成最大共识,汇聚各方资源,提高“一带一路”区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6249]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鹏,吴圣楠,雷雨,等. “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J].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16):35.
APA 崔鹏,吴圣楠,雷雨,张正涛,&邹强.(2020).“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科技导报(北京),38(16),35.
MLA 崔鹏,et al."“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科技导报(北京) 38.16(2020):3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