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
康婷婷1; 李增2; 高彦春1
刊名生态学报
2019
卷号39期号:20页码:7418
关键词ecosystem structure ecosystem quality ecosystem func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iveness mountainoasis-desert 结构 质量 功能 生态恢复效益 山地-绿洲-荒漠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西北干旱区目前已实施众多生态恢复举措试图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截至目前恢复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生态恢复效益评估却能够检测其结果,并为未来的生态工程提供参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面观测的气象资料、土壤调查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陆面模型模拟数据作为输入,对基于像元二分法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修正的风力土壤侵蚀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本地化,更为准确的估算了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效益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并集成生态恢复效益指标,评估了1990-2015年西北干旱区14个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的生态恢复效益。研究发现:(1)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时空分异明显:全区山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结构有所改善,北疆和伊犁地区的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生态系统质量上升,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功能下降;(2)1990-2015年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子系统生态恢复效益在下降,而绿洲和山地的生态恢复效益在上升。基于多指标的生态恢复效益定量评估有助于客观认识西北干旱区的生态恢复现状和动态,评估结果可为未来生态工程提供具体的空间位置,也为我国其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559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康婷婷,李增,高彦春.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J]. 生态学报,2019,39(20):7418.
APA 康婷婷,李增,&高彦春.(2019).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生态学报,39(20),7418.
MLA 康婷婷,et al."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生态学报 39.20(2019):74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