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马恩朴1; 蔡建明1; 林静1; 郭华3; 韩燕1; 廖柳文1
刊名地理学报
2020
卷号75.0期号:002页码:332
关键词全球粮食安全评估 时空演化模式 变化特征 多元非线性回归 综合指标体系
ISSN号0375-5444
英文摘要粮食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整体目标的基础,由于"至2015年使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并未如期实现,使得2030年零饥饿目标的实现面临更大挑战。鉴于此,亟需从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中寻找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内在原因。在建立粮食安全评价因子数据集和粮食安全影响因素数据集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2000-2014年172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进而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式与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粮食安全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球粮食安全格局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水平"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空间模式,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除东欧以外的欧洲区域、北美洲、大洋洲和东亚部分国家,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西亚地区、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②在99%的置信水平上,欧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别是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热点和冷点,在非集聚区,海地和朝鲜等国存在长期粮食不安全问题;③全球粮食安全格局总体稳定,但极不安全和不安全组的内部变化明显,粮食安全水平波动最大的国家也是粮食最不安全的国家;④年平均气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获得洁净用水的人口占比、政治稳定与无暴力程度是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2013年出现趋势性逆转。受气候变化、居民购买力、健康卫生水平和政治经济稳定性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始终波动不稳,局部区域目前仍面临突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此,建议制定基于粮食供给、食物获取、食物利用和政治稳定性四大支柱的粮食安全战略,并通过全球乡村振兴策略来推动粮食安全建设,同时逐步引入城市农业等多元化生产方式,使高度城市化区域建立起更富弹性的食物系统。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551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等. 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2020,75.0(002):332.
APA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郭华,韩燕,&廖柳文.(2020).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75.0(002),332.
MLA 马恩朴,et al."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 75.0.002(2020):33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