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徙的短期影响及城市恢复力评价
童昀2; 马勇3; 刘海猛1
刊名地理学报
2020
卷号75期号:11页码:2505
关键词COVID-19 urban resilienc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migration big data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hina COVID-19 城市韧性 时空演化 迁徙大数据 人地关系 中国
ISSN号0375-5444
英文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剧烈冲击。科学评价中国受新冠疫情短期影响及恢复情况并揭示其时空特征,可为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经济形势研判和城市恢复提供有力支撑。基于2020年1月13日—4月8日百度迁徙大数据,通过构建恢复指数(RRI)和恢复缺口(RGI)等指标,从多尺度揭示中国受COVID-19疫情短期影响的逐日特征、阶段特征以及时空格局。结果发现:①疫情未影响春节前返乡迁徙,节后恢复经历恢复停滞期、快速恢复期、平稳恢复期,全国总体恢复程度由恢复停滞期不足20%上升至快速恢复期末60%左右,3月3日开始进入平稳恢复期,恢复指数达70%以上,完全恢复至历史同期水平仍需较长时间。②疫情对周末和节假日城市间交往活动影响显著,中部和东北地区尤为明显。③疫情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明显,相对恢复程度西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④城市间恢复程度差异显著,节后至4月8日呈现南高北低空间格局。结合疫情程度,广州、深圳、重庆处于高确诊高恢复聚类,河北、天津、黑龙江、河南、安徽、湖南处于低确诊低恢复聚类。⑤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城市层面恢复缺口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大规模成片劳动力迁入缺口,转变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的点状缺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时空大数据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789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海南大学
3.湖北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童昀,马勇,刘海猛. COVID-19疫情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徙的短期影响及城市恢复力评价[J]. 地理学报,2020,75(11):2505.
APA 童昀,马勇,&刘海猛.(2020).COVID-19疫情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徙的短期影响及城市恢复力评价.地理学报,75(11),2505.
MLA 童昀,et al."COVID-19疫情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徙的短期影响及城市恢复力评价".地理学报 75.11(2020):25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