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崔明月3; 王军邦4; 王绍强4; 延昊2; 李英年1
刊名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2019
卷号010期号:002页码:213
ISSN号1674-764X
英文摘要蒸散是地球水循环的关键驱动因子,是地表水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分量,因而也体现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局地热调节功能;青藏高原是长江和黄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该区域水量平衡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球尺度发展的遥感蒸散双源模型ARTS,利用涡度相关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价,以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卫星遥感的FPAR和LAI等驱动模型,估测1982-2014年间青藏高原实际蒸散ET,分析其年际和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各气象因子变化对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探讨影响青藏高原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估测值能解释观测值季节变化的80%以上(复相关系数R^2=0.80,显著性水平P <0.001),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估算准确度。(2)近30多年全年、春、夏和秋季影响蒸散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区域分异,全年或夏季藏南河谷地区呈显著降低趋势(每10年降低20 mm以上),而阿里、拉萨河谷、青海海北地区则为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10 mm以上)。(3)敏感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表明,年际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变暖,其次是降水的不显著增加;但植被变化的影响也较大,与气候因子共同能够解释蒸散趋势的56%(多元线性回归方程R^2=0.56,P<0.001);低覆盖草地多年蒸散分别是高、中覆盖度草地的26.9%和21.1%。青藏高原在显著变暖、不显著变湿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地表蒸散的增加必以冰川融水为代价而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如何保护生态,维持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难题和巨大挑战。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514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3.中国地质大学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中国地质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明月,王军邦,王绍强,等. 1982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影响因子分析[J].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19,010(002):213.
APA 崔明月,王军邦,王绍强,延昊,&李英年.(2019).1982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影响因子分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010(002),213.
MLA 崔明月,et al."1982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影响因子分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010.002(2019):2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