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站点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韦胜1; 袁锦富2; 徐建刚1; 蒋海兵3; 蒋金亮2; 马海涛4
刊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卷号037期号:001页码:54
ISSN号1003-2363
英文摘要基于高铁余票信息建立的上下净客流量模型,以京沪高铁为例,从京沪高铁客流时空分布格局、站点客流日变化规律以及典型站点客流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传统城市断裂点理论适用于分析两个能级相差不大的城市,对于两个能级相差较大的城市则有局限性,主要原因是高能级城市的辐射力可能会覆盖低能级城市。同时发现,京沪高铁客流时空特征是传统城市腹地划分的新佐证。2)京沪高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隔日效应”,这有利于增加商务、旅游等事件发生的概率,且在沪宁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际效应”。另外,京沪高铁还强化了区域内1 h时空距离的节点城市间的联系。3)京沪高铁促使城际间通勤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区域城市之间的分工。徐州客流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苏州北站则是京沪高铁在沪宁段所出现的“城际效应”的典型代表。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5338]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盐城师范学院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韦胜,袁锦富,徐建刚,等. 京沪高铁站点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37(001):54.
APA 韦胜,袁锦富,徐建刚,蒋海兵,蒋金亮,&马海涛.(2018).京沪高铁站点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037(001),54.
MLA 韦胜,et al."京沪高铁站点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 037.001(2018):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