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
吴绍洪; 潘韬; 刘燕华; 邓浩宇; 焦珂伟; 陆晴; 冯爱青; 岳溪柳; 尹云鹤; 赵东升
刊名地理学报
2017
卷号72期号:1页码:3
ISSN号0375-5444
英文摘要气候变化作用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随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危险性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承险体耦合形成有规律的风险时空格局。将此时空格局系统化表达即是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一。本文基于RCP 8.5下的近中期(2021-2050年)气候情景,分析了中国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与速率,评价了干旱、高温热浪以及洪涝等极端事件危险性,选取人口、经济、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等承险体风险作为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的指标。在系统性、主导因素以及空间连续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三级区域系统方案,划分出8个气候变化敏感区、19个极端事件危险区和46个承险体综合风险区。结果发现:2021-2050年RCP 8.5情景下中国的气候变化高风险区主要包括:华北弱暖增雨敏感区,华北平原热浪危险区,人口经济粮食高风险区;华南-西南弱暖增雨敏感区,黔滇山地热浪危险区,生态经济粮食人口高风险区;华南沿海涝热危险区,生态粮食经济人口高风险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涵盖了气候变化情景、极端事件发生、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可能损失信息,可以为国家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99694]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绍洪,潘韬,刘燕华,等. 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J]. 地理学报,2017,72(1):3.
APA 吴绍洪.,潘韬.,刘燕华.,邓浩宇.,焦珂伟.,...&高江波.(2017).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地理学报,72(1),3.
MLA 吴绍洪,et al."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地理学报 72.1(2017):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