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昆明动物研究所  > 昆明动物研究所
题名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鸟兽多样性调查及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空分布
作者甘霖
答辩日期2018-07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关键词红外相机,物种多样性,有蹄类,同域分布,时空分布 Species Richness Ungulate Sympatric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amera Trap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英文摘要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进行了红外相机监测,采用贝叶斯分析方法预测了相关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并以有蹄类物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各保护区同域分布有蹄类物种的日活动节律与海拔分布(即时间与空间)两个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同域分布有蹄类物种共存的生态学原因,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高山麝与中华鬣羚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的潜在栖息地分布。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本次研究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470张,记录到兽类物种6目16科30种,鸟类物种7目13科38种,包括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利用贝叶斯分析模型在95%置信区间预测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其中,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23.796±5.063,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29.497±5.012,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0.204±3.926,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25.156±5.008。 2.通过有蹄类动昼夜节律分析,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麝夜间活动频率较高(60%),活动高峰期出现在20:00;中华鬣羚主要在夜间活动(70.6%),活动高峰期在18:00~20:00;毛冠鹿白天活动频率较高(58.5%),活动高峰期出现在10:00;斑羚夜间活动频率较高(53.8%),活动高峰期出现在6:00和21:00。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主要在夜间活动(68.1%),活动高峰出现在19:00~21:00;中华鬣羚夜间活动频率较高(55%),活动高峰期出现在06:00~07:00;毛冠鹿夜间活动频率较高(66.2%),活动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野猪主要在白天活动(73.9%),活动高峰期出现在14:00。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鬣羚白天活动频率较高(58.8%),活动高峰期出现在07:00~08:00;赤麂夜间活动频率较高(55.9%),活动高峰期出现在18:00~20:00;斑羚主要在白天活动(67.1%),活动高峰期出现在07:00~09:00和18:00~20:00;野猪白天活动频率较高(61.2%),活动高峰期出现在10:00和15:00。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白天活动频率较高(55.2%),活动高峰出现在08:00~09:00和18:00~19:00;赤麂主要在夜间活动(75%),活动高峰期出现在9:00~20:00和22:00。 3.通过有蹄类物种海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仅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斑羚与其他同域分布的有蹄类物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冠鹿与其他同域分布的有蹄类物种以及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与赤麂之间的海拔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kiz.ac.cn:8080/handle/152453/12615]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昆明动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甘霖.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鸟兽多样性调查及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时空分布[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